[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室内隔断装置上的隔板与地面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1314.2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9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汝杰 |
主分类号: | E04B2/82 | 分类号: | E04B2/8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室内 隔断 装置 隔板 地面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于整体板材内部的功能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室内隔断装置上的隔板与地面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室内空间都采用隔断式结构,将室内空间隔断成若干个独立的区域并用隔板隔开,然而在地板上凭空设置隔板,由于隔板只受到一个向上的支撑力,很难保证隔板的稳定性,稍有不慎则会造成隔板的坍塌,而目前一般采用粘接等方式将隔板直接粘贴在地板上,其稳定性受到隔板自身重力和粘接效果等的影响较大,而且粘接的连接方式也非常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室内隔断装置上的隔板与地面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室内隔断装置上的隔板与地面连接结构,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为中空结构,隔板两侧分别粘贴在连接框架的两外侧,连接框架的底部套装有底座,所述连接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覆盖连接有装饰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框架下部设置有卡接腔,所述底座套装在卡接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装饰板包括有装饰面及伸入底座内部的连接条,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连接条对应的卡接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框架通过自攻螺丝与底座紧固,底座底部通过螺栓与地面紧固,底座顶部设置有与其底部紧固螺栓孔相对应的紧固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装饰板的高度等于隔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隔断装置的隔板粘贴在连接框架的两侧,并通过连接框架与底座套装,在连接框架的外侧覆盖装饰板,既能够很好的固定隔板达到隔断的作用,而且外形美观,大方,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顶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用于室内隔断装置上的隔板与地面连接结构,包括隔板1,所述隔板1为中空结构,隔板1两侧分别粘贴在连接框架3的两外侧,连接框架3的底部套装有底座4,所述连接框架3的左右两侧均覆盖连接有装饰板5。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隔断装置的隔板1粘贴在连接框架3的两侧,并通过连接框架3与底座4套装,在连接框架3的外侧覆盖装饰板5,既能够很好的固定隔板1达到隔断的作用,而且外形美观,大方,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为了使连接框架3的受力更稳定,所述的连接框架3下部设置有卡接腔31,所述底座4套装在卡接腔31内,将底座4嵌入卡接腔31中,底座4通过螺栓与地面紧固,则保证了不管隔板1受到来自哪个方向的力,底座4都能够提供与之平衡的力,而且由于隔板1与连接框架3的接触面积较多因此可以保证其受力更加平衡。为了方便拧紧底座4与地面的螺栓,底座4顶部设置有与其底部紧固螺栓孔相对应的紧固通孔2。
所述的连接框架3通过自攻螺丝与底座4紧固,可以通过上下移动连接框架3来调整隔板1与地面之间的上下位置,也可以微调连接框架3的倾角以满足不同的地势需求,以使隔板1能够与地面垂直,最后用自攻螺丝锁紧,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隔板1与地面,天花,门上顶拉杆之间的有一定伸缩空间的连接固定,弥补建筑装修时产生的尺寸差,且美观,耐用。
所述的装饰板5包括有装饰面51及伸入底座4内部的连接条52,底座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连接条52对应的卡接槽41,一方面保证了装饰板5的稳定连接,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快速安装定位装饰板5的作用。
所述装饰板5的高度等于隔板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了保证隔板1的稳定性,可以将连接框架3与内。外隔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尽量的大,只要底座4全部或者一部分仍位于卡接腔31中,并通过螺栓将底座4与卡接腔相互紧固。
参照图2,当然对于隔断的顶部也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通过设置连接框6,连接框6的一部分卡接在其上方的拉杆7中并紧固,连接框6的下部与隔板1相互粘接以用来增强隔板1的稳定性来实现隔板1的固定。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汝杰,未经陈汝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1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椎间盘手术钳
- 下一篇:腹腔镜下腹腔内物体取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