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棉花与瓜菜高效套种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8048.8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0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民;刘永泉;王义平;赵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170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花 高效 种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作物套种田,具体涉及一种棉花与瓜菜高效套种田。
背景技术
棉瓜菜高效套种田是稳定棉花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方式。近几年,粮棉菜争地矛盾十分突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以棉花生产为主,通过推广高效立体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等资源,发展棉瓜菜高效套种田,提高棉田周年产出率,提高植棉综合效益,保护棉农的植棉积极性,既可以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又可以稳定棉花面积、确保我国棉花的有效供给。
据研究表明,棉花是一年一种一收的纯春播作物,棉田从3月份到7月下旬封行约有140天的土地闲置时间,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棉瓜菜新型高效套种田,每亩可增加收益2倍以上。而且实施棉瓜菜套种,通过综合运用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环保型种衣剂和“优、省、准”栽培技术,不仅棉花产量保持相对稳定,增加了瓜菜产量,而且由于限用和少用农药,生产的农产品保证了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加了农民收入,因此,棉瓜菜套种模式已相当普遍。
由于棉瓜菜套种田尚无科学的田间结构,完备的水利设施和预防空中害虫侵入危害设备的相配套,因此,棉瓜菜套种田的产量和效益仍然存在很大的潜力。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棉花与瓜菜高效套种田,通过对田地自身结构进行改变,在不增加原料成本的条件下,提高棉瓜菜套种的产量和效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棉花与瓜菜高效套种田,包括交替设置的棉花种植区和瓜菜种植区,每个瓜菜种植区的中部设置有土沟,土沟的两边至瓜菜种植区的边界处均设有土壤凸起,瓜菜种植区的整体表面覆盖有地膜并呈圆弧形结构。
其中,土沟的宽度优选为0.3米,高度优选为0.15米。
覆膜后的瓜菜种植区形成了自然的小温室,小温室内的土沟用于点播或移栽瓜、菜等作物,小温室具有增温、保温、保湿和充分利用空间以及预防自然空间害虫侵入危害的功能。特别是移栽的瓜、菜小苗由于小温室的保护,减少了病虫危害,具有缓苗期缩短,抗逆性增强,生长健壮,增产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不增加用料成本,更适合于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的生产使用,主要解决了棉花与瓜菜共生期间存在的生育期长及病虫危害等诸多问题,从而提高了棉瓜菜套种的产量和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棉花种植区 2、瓜菜种植区 3、土沟 4、土壤凸起 5、地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棉花与瓜菜高效套种田,包括交替设置的棉花种植区1和瓜菜种植区2,每个瓜菜种植区2的中部设置有土沟3,土沟3的两边至瓜菜种植区2的边界处均设有土壤凸起4,瓜菜种植区2的整体表面覆盖有地膜5并呈圆弧形结构。
其中,土沟3的宽度为0.3米,高度为0.15米。
覆膜后的瓜菜种植区2形成了自然的小温室,小温室内的土沟3用于点播或移栽瓜、菜等作物,小温室具有增温、保温、保湿和充分利用空间以及预防自然空间害虫侵入危害的功能。特别是移栽的瓜、菜小苗由于小温室的保护,减少了病虫危害,具有缓苗期缩短,抗逆性增强,生长健壮,增产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增加用料成本,更适合于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的生产使用,主要解决了棉花与瓜菜共生期间存在的生育期长及病虫危害等诸多问题,从而提高了棉瓜菜套种的产量和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农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80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