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炉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6920.5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7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郭李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益旭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00 | 分类号: | F24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炉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炉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一种使用电力的烹调工具,属非明火煮食炉具。电磁炉使用时炉身并不发热,而是利用电磁感应使煮食器皿发热,炉身相对较低温和安全(炉身灼伤人的机会较低)。由于热力直接在器皿内发出,不会像其他火力炉具在燃烧时使四周环境温度大为提高,使用者会较舒适,同时能源效率也因此大为提高(节省能源)及较环保。由于没有燃烧过程,电磁炉使用时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也无碳微粒产生,炉面易于清洁。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电能通过磁场变化,在器皿内转化为热能。电磁炉耐炉面的热绝缘板下方有一铜线制线圈,线圈产生交流磁场(强弱不停变化的磁场),频率一般由20kHz至27kHz,交流磁场通过放在炉面上的铁磁性金属器皿时,能量以两种物理现象在器皿内转化成热能:1.涡电流(大陆及台湾称为“电流热效应”)-交流磁场使器皿底部产生感应涡电流,涡电流在器皿内部受阻进而转化为热能;2.磁滞损耗-交流磁场在不停的改变器皿金属的磁极方向时会做成能量损失而化成热能。而主要的热力来源以涡流所产生的为主,磁滞损耗产生的热能少于10%,加热了的器皿便可加热食物。铜制线圈需有较多圈数,如此,铜制线圈与金属器皿可以看成一初级高圈数而次级只得一圈的变压器(情况似即热式电烙铁)。因此,多圈数的铜线圈有很高的阻抗,使得电流相对于器皿内的涡流低很多,由于功率,在高电流(I)的器皿会有很多的热力产生,而铜线圈只有较小的热功率损耗,因此发热的是器皿而不是铜线圈。
电磁炉的发热原理是通过产生交流磁场达成,而不是电磁波(辐射),磁场与微波炉或移动电话产生的电磁波性质不同;正如电磁铁在通电后会产生强大磁场,但不会产生电磁波一样。虽然不停开关电磁铁也会产生电磁波,这也是电磁炉的工作模式,但由于电磁炉的工作频率只有20-27kHz,与光管电子变压器的工作频率相若(低于移动电话的3万分一、微波炉的10万分一),所产生的电磁场属于近场(near field)在离电磁炉不足一尺处这些低频电磁波就已经完全消散,因而强度也弱得多。所以电磁炉没有类似微波炉或移动电话产生电磁辐射的健康影响。
电磁炉的线圈在电磁炉电路中担当的角色是一个储能电感,通过控制电路,它与谐振电容组成一个振荡电路,使其可以流过一个交变的电流,这样产生一个交变的磁场,使放在其上面的铁磁性加热器皿内部产生涡流,从而发热来加热食物。理论上讲,电感线圈是一个储能器件,它是不会消耗能量,只起能量转换的功能,所以本身也是不发热的。但是实际上由于线圈是由铜线绕成的,铜线也有电阻,电流流经电阻总是要产生热量,因此现有技术的电磁炉内部,一般位于线圈下方有一个口径比较大的风扇,这个风扇是给线圈和一些其它发热器件散热的,主要用于线圈的散热。线圈的内阻是产生热量的一个因素;线圈上贴的磁条由于磁阻存在也会产生热量,这个热量也会传递给线圈;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线圈上面的器皿的热量也传递给线圈。综合起来,线圈上的温度也是比较高的,而绕制线圈的漆包线都有绝缘等级的,超过承受温度,漆包线就会失去绝缘引起短路,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巧、结构紧湊、散热效能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电磁炉散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磁炉散热装置,包括涡流风扇、引风管和设于电磁炉线圈一侧的出风口,所述引风管的一端与所述涡流风扇相连通,所述引风管的另一端与出风口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出风口设于电磁炉线圈的中心位置。
所述引风管为直管状或者弧形管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包括涡流风扇、引风管和设于电磁炉线圈一侧的出风口,引风管的一端与所述涡流风扇相连通,引风管的另一端与出风口相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大风扇对电磁炉线圈进行直吹而言,具有体积小巧、结构紧湊、散热效能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益旭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益旭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69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炉头嵌入式燃气灶底壳
- 下一篇:一种干排渣机清扫链拨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