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杆端关节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6813.2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3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伟;蓝国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锐新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9/04 | 分类号: | F16C9/04;F16C33/10;F16C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技术领域,涉及关节轴承,尤其是涉及一种杆端关节轴承。
背景技术
近年以来,机车动车组车箱液压静音自动启动门,高端大型大客车液压启动门机械手球头型杆端轴承;在运转使用过程中,处于客流频繁上下车,极易将潮湿的水份、泥浆等带入。导致液压球头生锈、卡死、球头烧蚀等缺点。原有注塑型杆端关节轴承,轴承本体的上部为壳体,轴承本体的下部设有内螺纹,壳体内设置有钢球,设有注塑槽,注塑槽内注塑有复合尼龙和二硫化钼内衬,钢球之间均为无间隙配合,该结构由于储油性能差,润滑效果不理想,容易产生卡死或抱死现象;另外,由于润滑效果差导致摩擦系数变大,缩短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其次,容易生锈,破坏轴承的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杆端关节轴承[申请号:200820086971.2],包括有杆端壳体,在杆端壳体的头部镶嵌有可转动的中间有孔的球体,杆端壳体的尾部制有供连接用的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端壳体是用工程塑料制成的,球体是用不锈钢制成的。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该方案采用工程塑料作为杆端壳体,解决了生锈问题,但工程塑料与球体之间摩擦系数进一步变大润滑油储存性能差,容易卡死,而且整个轴承的使用寿命缩短,导致使用成本增加,不易被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摩擦系数小,润滑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润滑油储存性能强的杆端关节轴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杆端关节轴承,包括杆端体,在杆端体头部设有眼孔,在眼孔中嵌设有衬套,所述的衬套中设有可相对衬套转动的滚动球,在滚动球上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上设有当滚动球相对衬套转动时能使衬套和滚动球的接触面之间形成油膜的润滑结构。
在上述的杆端关节轴承中,所述的润滑结构包括分布在衬套上的若干储油微孔。能存储润换材料。
在本杆端关节轴承中,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衬套的储油微孔中填充有润滑材料;当处于工作状态(包括负荷状态)时,滚动球相对衬套转动,由于摩擦发热,使衬套的储油微孔中的润滑材料溢出,溢出的润滑材料将滚动球包裹;减小了滚动球对衬套的摩擦,润滑效果好。
在上述的杆端关节轴承中,所述的衬套的内表面设有润滑油道。进一步加大了润滑材料的存储量,使润滑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杆端关节轴承中,所述的衬套内表面呈与滚动球外表面相适应的弧面形。有利于存储润滑材料。
在上述的杆端关节轴承中,所述的衬套由铜基粉末冶金材料压铸制成。当然,这里的材料只要能满足机械性能要求和具有储油功能的材料都可使用。
在上述的杆端关节轴承中,所述的杆端体两端和衬套两端以及滚动球的两端分别平齐设置。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杆端关节轴承中,所述的杆端体两端和衬套两端平齐设置,滚动球的两端延伸至衬套两端外。
在上述的杆端关节轴承中,所述的通孔中心线与眼孔中心线重合。保证工作时不易发生侧偏现象。
在上述的杆端关节轴承中,所述的杆端体和滚动球由不锈钢制成。结构强度高,不易生锈。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杆端关节轴承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2、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衬套的储油微孔中填充有润滑材料;当处于工作状态(包括负荷状态)时,滚动球相对衬套转动时,由于摩擦发热,使衬套的储油微孔中的润滑材料溢出,溢出的润滑材料将滚动球包裹;减小了滚动球对衬套的摩擦,润滑效果好。3、结构强度高,不易生锈。4、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衬套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杆端体1、眼孔11、衬套2、滚动球3、通孔31、储油微孔21、润滑油道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锐新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丽水市锐新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68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