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恒温控制系统的炉窑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6730.3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2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华凌高恒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9/00 | 分类号: | F27D1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和琳 |
地址: | 6503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窑配件,尤其是一种利用红外感应测温,能自动控制温度的带恒温控制系统的炉窑。
背景技术
铁鳞是生产粘结永磁铁氧体磁粉的主要原料之一,我国几乎在建立永磁铁氧体工业的起步阶段就开始使用铁鳞。然而,由于铁鳞受到钢材品种、收集情况等因素影响,成分极不稳定,且含杂质较多,若不经过预先处理,很难保证粘结永磁铁氧体磁粉的磁性能。为了能利用铁鳞这一来源广、价格低的原料生产出中高档性能的粘结永磁铁氧体磁粉,必须对其进行深加工。粘结永磁铁氧体磁粉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为:将进厂铁鳞分类、经水洗磁选→化验→原料烘干→粗粉碎→添加剂混合→致密→打饼→烧结→粗粉碎→细磨→洗涤→脱水→回火→冷却→分散→分级→包装→检验入库。其中,在回火过程中,通常使用成本较低的管道煤气为燃料,对粘结永磁铁氧体磁粉进行加热回火处理。为保持经过回火后粘结永磁铁氧体磁粉的磁性能稳定,通常是将回火温度控制在800至1200摄氏度之间。目前最常用的测温设备为热电偶,热电偶将回火炉窑内所测得的温度,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再由人工控制煤气供应量的大小,以此来控制回火炉内的温度。使用热电偶为测温工具,能降低投资成本,但由于热电偶容易损坏,加大了后期生产中维护成本;同时,热电偶损坏后不易发现,导致残次品率提高。经过研究表明,铁鳞生产的粘结永磁铁氧体磁粉在回火过程中,最佳温度为900至950摄氏度之间,而热电偶因其材料性质,对温度变化反应较慢,不利于温度的精确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现有粘结永磁铁氧体磁粉在回火过程中,使用热电偶测量温度反应较慢,不利于精确控制,同时热电偶易损坏、损坏后难发现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红外感应测温,能自动控制温度的带恒温控制系统的炉窑。
本实用新型的带恒温控制系统的炉窑,包括炉体和连接管道煤气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炉窑还包括红外测温仪和控制装置,红外测温仪安装在炉窑的炉口处,控制装置分别与红外测温仪及加热装置连接。
红外测温仪通过测量炉内散发的红外辐射能,准确的测定其表面的温度,将该温度反馈至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的煤气供应量,控制回火炉窑内的温度在900至950摄氏度内浮动,以此保证回火后的粘结永磁铁氧体磁粉能得到较好、较稳定的磁性能。
本测温控制系统通过对炉窑温度的精确控制,使粘结永磁铁氧体磁粉在精确恒定的温度下得到回火处理。
与热电偶测温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带恒温控制系统的炉窑,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
(2)红外测温仪测量温度精确,对温度变化反应极为灵敏,将测得的温度及时反馈给控制装置,再由控制装置控制管道煤气的大小,从而达到恒定、精确的控制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炉体1,加热装置2,管道煤气3,红外测温仪4,控制装置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带恒温控制系统的炉窑,包括炉体1、连接管道煤气3的加热装置2、红外测温仪4和控制装置5,红外测温仪4安装在炉窑的炉口处,控制装置5分别与红外测温仪4及加热装置2连接。
红外测温仪4通过测量炉内散发的红外辐射能,准确的测定其表面的温度,将该温度反馈至控制装置5,通过控制装置5控制加热装置2的煤气供应量,控制回火炉窑内的温度在900至950摄氏度内浮动,以此保证回火后的粘结永磁铁氧体磁粉能得到较稳定、较好的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华凌高恒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华凌高恒磁性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6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