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拆卸安装的多层曝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6477.1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8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奥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J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拆卸 安装 多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管,尤其涉及一种易拆卸安装的多层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曝气管有多种结构,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在母管上开设一列气孔,但这种结构开孔数量有限,使得空气与曝气管内部的液体接触有限,曝气不够充分均匀,但若开孔过多、过密,会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且存在进气阻力大、压力损失大的问题,另外,曝气管结构固定,人们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孔比表面积大、压力损失小、且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的易拆卸安装的多层曝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易拆卸安装的多层曝气装置,包括母管,所述母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列主气孔,所述母管上从内到外依次可拆卸套接有第一纤维曝气管和第二纤维曝气管,所述第一纤维曝气管和第二纤维曝气管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曝气孔,母管、第一纤维曝气管和第二纤维曝气管互不接触,且第二纤维曝气管上曝气孔的密度大于第一纤维曝气管上曝气孔的密度。
作为优选:所述可拆卸套接为,母管两端螺纹连接两定位栓,且两定位栓相向的面上设有供第一纤维曝气管和第二纤维曝气管端部嵌入的环形槽,第一纤维曝气管和第二纤维曝气管两端固定在环形槽内。
作为优选:第一纤维曝气管和第二纤维曝气管上设有防腐蚀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母管仅有一列主气孔,保证了其自身的机械强度,且压力损失小,让主气孔位于上方,且水位不掩盖主气孔,布气时,先是部分气体从主气孔出来,再依次通过套接在母管上的第一纤维曝气管和第二纤维曝气管,第一纤维曝气管和第二纤维曝气管上设有曝气孔,解决了孔比表面小,曝气不均匀等问题,纤维曝气管可拆卸,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取下或套上,选用第一纤维曝气管和/或第二纤维曝气管,灵活方便,第一纤维曝气管和第二纤维曝气管上设有防腐蚀层,适合腐蚀性较强的化学液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定位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母管;2、主气孔;3、第一纤维曝气管;4、第二纤维曝气管;5、曝气孔;6、定位栓;7、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易拆卸安装的多层曝气装置,包括母管1,所述母管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列主气孔2,所述母管1上从内到外依次可拆卸套接有第一纤维曝气管3和第二纤维曝气管4,所述第一纤维曝气管3和第二纤维曝气管4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曝气孔5,母管1、第一纤维曝气管3和第二纤维曝气管4互不接触,且第二纤维曝气管4上曝气孔5的密度大于第一纤维曝气管3上曝气孔5的密度,所述可拆卸套接为,母管1两端螺纹连接两定位栓6,且两定位栓6相向的面上设有供第一纤维曝气管3和第二纤维曝气管4端部嵌入的环形槽7,第一纤维曝气管3和第二纤维曝气管4两端固定在环形槽7内,第一纤维曝气管3和第二纤维曝气管4上设有防腐蚀层。
母管1仅有一列主气孔2,保证了其自身的机械强度,且压力损失小,让主气孔2位于上方,且水位不掩盖主气孔2,布气时,先是部分气体从主气孔2出来,再依次通过套接在母管1上的第一纤维曝气管3和第二纤维曝气管4,第一纤维曝气管3和第二纤维曝气管4上设有曝气孔5,解决了孔比表面小,曝气不均匀等问题,纤维曝气管可拆卸,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取下或套上,选用第一纤维曝气管3和/或第二纤维曝气管4,灵活方便,第一纤维曝气管3和第二纤维曝气管4上设有防腐蚀层,适合腐蚀性较强的化学液体,可拆卸套接的具体结构,使定位栓6可以将第一纤维曝气管3和第二纤维曝气管4卡在两个对应的环形槽7内,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且易于拆卸,防腐蚀层可以是纳米层、陶瓷层等,起到防腐蚀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奥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奥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64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