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5041.0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2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德芳 |
主分类号: | A62B1/12 | 分类号: | A62B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1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阻尼 救生 缓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逃生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属于高层建筑自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然而,当高层建筑一旦出现险情,如火灾、地震时,人们往往无法正常离开事故现场。尤其是当楼梯、电梯被封锁时,人们只能从窗户、阳台或者房顶下降到地面逃生。但由于楼层太高且没有合适的逃生工具,往往会发生人身伤亡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制造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长的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其用于高层建筑的逃生救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其包括左盖、右盖、封盖、中心轴、内齿轮、中心齿轮、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阻尼叶轮以及钢丝绳;其中,所述左盖和右盖相配合并形成一收容中心齿轮、行星齿轮、内齿轮的空腔;所述封盖安装于右盖上;所述中心轴通过一对轴承分别支承于左盖和封盖上;所述内齿轮枢接在中心轴上,而中心齿轮固定在中心轴上;所述行星齿轮轴成型于左盖上;所述行星齿轮安装于该行星齿轮轴上,其分别与中心齿轮和内齿轮相啮合;所述阻尼叶轮固定于中心轴上,其与右盖、封盖之间填充有液压油;所述内齿轮上设有钢丝绳槽,所述钢丝绳一端卷绕于钢丝绳槽内,另一端延伸出空腔外。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星齿轮轴为三根,其以中心轴为中心呈等边三角形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尼叶轮通过一对销钉固定于中心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尼叶轮具体为工程塑料材质的阻尼叶轮。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中心轴与右盖之间靠近阻尼叶轮处填充有一密封油封。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右盖和封盖之间设有一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进一步设置为:其包括一对导向轮,该对导向轮安装于左盖和右盖之间,且位于钢丝绳槽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左盖和右盖之间进一步设有一钢丝绳通孔,于钢丝绳通孔内安装有一弹簧套。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丝绳槽呈V字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还可设置为:所述内齿轮通过一对第二轴承支承于中心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采用液压阻尼技术,使该缓降器具有无损耗,无摩损等特点,因此使用寿命得以大幅度提高;同时,可使产品体积缩小,从而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因此具有性价比高;
2.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填充有液压油,从而避免了干式摩擦突然产生打滑时而导致缓降器失灵的严重后果;同时,采用液压油做为产生阻尼作用的介质,使该缓降器具有下降速度平稳,噪声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打开左盖之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液压阻尼式救生缓降器,其由左盖1、右盖2、封盖3、中心轴4、内齿轮5、中心齿轮6、行星齿轮轴7、行星齿轮8、阻尼叶轮9以及钢丝绳10等部件装配形成。
其中,所述左盖1和右盖2相配合并形成一收容中心齿轮6、行星齿轮8、内齿轮5的空腔11。所述封盖3安装于右盖2上,两者之间设有一密封圈12。
所述中心轴4通过一对轴承13分别支承于左盖1和封盖3上。所述内齿轮5枢接在中心轴4上,具体的说,是通过一对第二轴承17支承于中心轴4上;而所述中心齿轮6固定在中心轴4上。
所述行星齿轮轴7成型于左盖上1;所述行星齿轮8安装于该行星齿轮轴7上,其分别与中心齿轮6和内齿轮5相啮合。所述行星齿轮轴7具体为三根,其以中心轴4为中心呈等边三角形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德芳,未经张德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5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防泡沫枪的球阀改良结构
- 下一篇:激光多波光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