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锁具的暗杆闸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3497.3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3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冯安朝;王秀英;陈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02 | 分类号: | F16K3/02;F16K3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21500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闸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暗杆闸阀,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锁具的暗杆闸阀。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暗杆闸阀一般包括手柄1、阀杆2、阀体3、闸板4,闸板4设置于阀体3内,阀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于闸板4的顶端,阀杆2从阀体3内伸出,且阀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手柄,手柄1能拉动阀杆2以及闸板4上下移动。其中,闸阀的启闭件是闸板4,当旋转手柄1时,手柄1带动阀杆2,阀杆2带动闸板4做上下运动,在闸板4下降到管底时,切断水流,为闸阀关闭状态(如图1所示)。反之则为闸阀打开状态(如图2所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报警阀进出口的控制阀应采用信号阀,当不采用信号阀时,控制阀应设控制阀位的锁具”,这样要求的原因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闸阀通常为全开状态,没有锁具的话容易被非专业人员误操作而关闭,影响灭火使用,因此,规范要求如不用信号阀时,闸阀要带锁具。市场上的闸阀很少有锁具,大多采用信号阀,需要电源及信号传送、显示等设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锁具的暗杆闸阀,能保证阀门处于常开状态以满足规范要求,而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锁具的暗杆闸阀,包括手柄、阀杆、阀体、闸板,所述闸板设置于阀体内,所述阀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于闸板的顶端,所述阀杆从阀体内伸出,且所述阀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手柄,所述手柄能拉动阀杆以及闸板上下移动,
所述带有锁具的暗杆闸阀还包括套管、锁扣,所述手柄、阀杆、闸板拉伸至极限位置,所述套管套设于阀杆上位于手柄以及阀体的顶面之间的部分,所述锁扣绑绕套管使其固定于阀杆。
作为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管由两个半管围合而成。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管为塑料给水管。
由上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旋转手柄时,手柄会被套管挡住不能向下运动,因此手柄不能带动阀杆及闸板向下运动而关闭阀门,这样便起到锁具的效果,能保证阀门处于常开状态以满足规范要求,而且不需要电源及信号传送、显示等设备就可同样达到常开效果,结构非常简单,成本比较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暗杆闸阀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暗杆闸阀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锁具的暗杆闸阀的实施例,包括手柄11、阀杆21、阀体31、闸板41,闸板41设置于阀体31内,阀杆31的底端固定连接于闸板41的顶端,阀杆21从阀体31内伸出,且阀杆21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手柄11,手柄11能拉动阀杆21以及闸板41上下移动,本实施例还包括套管51、锁扣61,手柄11、阀杆21、闸板41拉伸至极限位置,套管51套设于阀杆21上位于手柄11以及阀体31的顶面之间的部分,锁扣61绑绕套管51使其固定于阀杆21。实际操作时,为了更好地固定套管51,可使用两个锁扣61分别设置于套管51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作为改进,在本实施例中,套管51由两个半管围合而成。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套管51为塑料给水管。上述两个半管可由一段塑料给水管沿管长方向从中间锯开而成,制作方法简单,材料易得,成本价廉,安全可靠,不需要电源及信号传送、显示等设备也可同样达到常开效果;维修关闭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剪开锁扣61并打开套管51即可,操作非常简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3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流化床启动床料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混叠合梁箱间混凝土浇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