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磁脱扣机构的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3341.5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8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开成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磁 机构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磁脱扣机构的支架。
背景技术
断路器作为低压配电系统和电动机保护回路中的过载、短路、欠电压保护电器,是应用极广的产品。断路器的结构一般由触头系统、灭弧装置、操作机构、脱扣装置、塑料外壳及可选附件组成。触头系统包括接在线路内成对设置的动静触头,当断路器所在线路发生过载、短路、欠电压等故障时,在规定时间内打开动静触头,切断线路,保护线路和电源设备不受损坏;灭弧装置用于熄灭动静触头打开时产生的电弧;脱扣装置包括热脱扣装置、电磁脱扣机构、欠压脱扣机构;当线路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流过脱扣装置,磁脱扣机构动作,使操作机构脱扣,断路器跳闸,实现对断路器所在线路及负载的保护。
磁脱扣机构包括衔铁、磁轭、弹簧、支架,现有的衔铁通常将两侧部折弯,在两折弯部对称地开设通孔,顶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制动杆,支架两侧部对称开设通孔,支架两侧部同时将衔铁两折弯部包络,且衔铁两折弯部上的通孔均与支架两侧部上的通孔对应,便于支承轴分别通过支架两侧部上开设的通孔及衔铁折弯部上开设的通孔从而将衔铁与支架相容配,使得衔铁可绕支承轴旋转地支承在支架上。该结构的电磁脱扣机构中,衔铁两侧部需折弯,其上还需开设通孔,不便于衔铁的工艺加工;由于支架两侧部上的通孔要与衔铁两折弯部上的通孔对应以容纳支承轴穿过,不利于节约零件,两者的装配繁琐、费时,同时该结构要求整个电磁脱扣机构在装入基座前就要完成衔铁与支架的装配,否则会对其他器件如双金属元件、操作机构等的安装带来阻碍;线路发生短路时,衔铁转动,其制动杆击动操作机构中的牵引杆,衔铁位置要与牵引杆相对应,即,规定了电磁脱扣机构在整个断路器中的位置,故,衔铁的位置、形状、尺寸会对断路器其他部件的形状、尺寸及安装方式产生影响,由此,必将影响到整个断路器的体积,难于实现断路器内部元件的紧凑化装配及断路器本身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化、衔铁限位更为可靠的用于断路器的电磁脱扣机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磁脱扣机构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侧壁和连接两侧壁的连接壁,各侧壁上均设有一个枢转槽;所述支架在其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限位挡板,所述各限位挡板是相应一个侧壁上远离连接壁的部分板体,朝着接近另一侧壁的方向折弯并延伸所形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挡板位于枢转槽下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架在其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限位挡板,各限位挡板是相应一个侧壁上远离连接壁的部分板体,朝着接近另一侧壁的方向折弯并延伸所形成。这种结构具有加工简便,成本较低的优点,另外,这种结构能够在用于电磁脱扣机构时,把外接衔铁限制在外接磁轭和所述限位挡板之间转动,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简化,对衔铁的限位更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图1所示支架制成的电磁脱扣机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电磁脱扣机构中衔铁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电磁脱扣机构的支架,见图1所示,所述支架1包括两侧壁11和连接两侧壁11的连接壁12,各侧壁11上均设有一个枢转槽13;所述支架1在其至少一个侧壁11上设有限位挡板14,所述各限位挡板14是相应一个侧壁11上远离连接壁12的部分板体,朝着接近另一侧壁11的方向折弯并延伸所形成。所述限位挡板14位于枢转槽13下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在其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限位挡板,各限位挡板是相应一个侧壁上远离连接壁的部分板体,朝着接近另一侧壁的方向折弯并延伸所形成。这种结构具有加工简便,成本较低的优点,另外,这种结构能够在用于电磁脱扣机构时,把外接衔铁限制在外接磁轭和所述限位挡板之间转动,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简化,对衔铁的限位更为可靠。
(应用例)
图2和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应用方式,其中,图2为采用图1所示支架制成的电磁脱扣机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电磁脱扣机构中衔铁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开成,未经刘开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33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