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饮料杯专用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1996.9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7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魏靖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橘之舍餐饮管理(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料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袋体,尤其涉及一种提挈饮料杯的专用袋。
背景技术
传统的袋子一般包括两块相等的面料,再经过底面、左面、右面相互对衬缝合而成,或者由底部、前、后、左、右面等五块面料组成,上面做袋口,用于放入物品。然后根据需要设置提手,便于提挈。由于饮料杯本身即是一个容器,可见,传统袋子用于提挈饮料杯时存在耗费面料,浪费资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料杯专用袋,以解决现有袋子盛装饮料杯时耗费面料、浪费资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饮料杯专用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呈筒状;提手,所述提手设于所述袋体的上边缘。
根据上述饮料杯专用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提手呈带状,且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袋体上边缘相对的两侧。
根据上述饮料杯专用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提手包括两个,且所述提手呈C形,两个所述提手分别连接于所述袋体上边缘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将饮料杯放入袋体中即可,袋体支撑饮料杯的杯体,饮料杯的下部悬空,无需支撑,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袋体撑开之后呈短筒状,所费材料很少,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面料、结构简洁时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叠压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如图所示,本优选实施例包括提手1和袋体2。袋体2呈筒状,强度可以承载饮料杯时,袋体2的高度可大可小。提手1设于袋体2的上边缘,且提手1呈带状,其两端分别连接于袋体2上边缘相对的两侧。在其他实施例中,提手可以呈C形,且为两个,分别连接于袋体上边缘的两侧。
图2为本优选实施例叠压之后的状态,本优选实施例的袋体2叠压之后变成一个横向设置的长方形,提手1相对叠压之后变成一个竖向设置的长方形,二者结合形成倒置的T字形结构。
图3示出了本优选实施例应用时的结构,在应用时,可以将饮料杯3的下部从袋体2的上部向下穿过,由于饮料杯3呈锥台形,因此袋体2将会紧抱在饮料杯3的中部或上部,使饮料杯3无法进一步下滑,饮料杯3的杯口31稳定地位于袋体2上边缘的上方。为了使袋体2与饮料杯3的外壁更吻合,可以将袋体2设计为锥台形的筒状结构。
综上,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可以轻松的将饮料杯放入袋体中,袋体抱紧于饮料杯上部或中部的外壁,使得饮料杯的下部悬空,无需支撑。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袋体撑开之后呈短筒状,所费材料很少,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面料、结构简洁大方、时尚美观的优点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橘之舍餐饮管理(厦门)有限公司,未经橘之舍餐饮管理(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19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柄折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的双向简易母线平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