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阀控制杆带有转动密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4815.5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6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承丰;刘广庆;孟凡刚;于磊;于恒波;孙绍杰;姜磊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承丰 |
主分类号: | F16K41/02 | 分类号: | F16K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1 山东省龙口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阀 控制 带有 转动 密封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的密封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水阀控制杆带有转动密封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人们操作控制水阀工作,是通过转动阀体上的控制杆来带动阀芯进行水流的换向。由于连于阀体阀芯腔的固定帽与转动置于固定帽中孔内的控制杆,分别是通过四氟垫片固紧和密封圈密封来实现的。其存在不足:一是由于固定帽下端面与控制杆上端面之间通过四氟垫片连接固紧,工作时转动控制杆阻力较大,操作费力、不灵便;二是由于固定帽与转动置于其中孔的控制杆是通过密封圈连接密封,当密封圈磨损变形时无法自动进行密封补偿,造成了阀体阀芯腔的工作水时常向外渗漏,明显地降低了水阀的密封质量。
(三)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阀控制杆带有转动密封的装置,旨在工作中操作转动控制杆省力、灵便和提高水阀的密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水阀控制杆带有转动密封的装置,它是在阀体阀芯腔连有固定套的中孔内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上端外圆与轴承的内环固连,所述轴承的外环通过调整帽与固定套中孔固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在调整帽下端控制杆的外圆上环套连有机械密封件,所述机械密封件下端的动、静片端面弹性接合,将固定套中孔与控制杆外圆的间隙环套连接并转动密封。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取上述结构,工作中,由于轴承传动连接的控制杆转动阻力小,操作省力、灵便。通过机械密封件下端的动、静片端面的弹性接合,将固定套中孔与控制杆外圆的间隙进行有效地环套连接和转动密封。当所述动、静片接合密封的端面出现磨损时,通过弹簧的弹力对转动密封磨损的部位自动进行弹性补偿密封,确保了阀体阀芯腔的工作水不向外渗漏,有效地提高了水阀的密封质量。
(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这种水阀控制杆带有转动密封的装置,它是在阀体阀芯腔螺纹连有固定套4的中孔内置有控制杆1;所述控制杆的上端外圆与圆锥滚子轴承3的内环固连,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外环通过调整帽2与固定套4中孔固接。在调整帽下端控制杆1的外圆上通过紧定挡圈5环套连有机械密封件,所述机械密封件下端的陶瓷动、静片7、8端面弹性接合,将固定套4中孔与控制杆1外圆的间隙环套连接并转动密封(图1所示)。工作中,利用转动控制杆1带动阀芯进行水流换向的同时,也带动了陶瓷动片7相对陶瓷静片8的端面转动接合密封,确保了阀体阀芯腔的工作水不向外渗漏。在长期工作中,当所述陶瓷动、静片7、8接合密封的端面出现磨损时,在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通过托盘推动滑动环套连于控制杆1外圆上的陶瓷动片7向下位移,对接合磨损的端面自动进行弹性补偿密封,确保了陶瓷动、静片7、8接合端面始终处于密封状态(图1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其它技术特征,还可以做出若干种基本相同方式的变型和改进,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和产生基本相同的效果,这些变化应当视为等同特征,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承丰,未经王承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48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用电力电缆弧形安装支架
- 下一篇:阀门开度位置指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