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4420.5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2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匡治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登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吸 屋面 雨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防水排水装置,特别是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斗。
背景技术
在CN2848999Y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虹吸式屋面雨水斗”的实用新型专利,它分别由上部的雨水整流器、中部的防水压环和下部的斗座构成,雨水整流器的集体上部是一个空气挡板,空气挡板拱形内部呈扇形向外均匀分布有若干雨水分流板和若干雨水分流格栅;中部的防水压环和下部的斗座通过均匀分布的螺孔连接。这样结构的虹吸式屋面雨水斗虽然能够对屋面进行排水,但是这样结构的虹吸式屋面雨水斗却存在如下的缺点:
1.它采用单一的雨水分流格栅,不能有效的防止雨水整流器内的漩涡形成,导致了排水不顺畅;
2.由于雨水分流格栅之间的距离过大,无法阻挡较大的杂物进入雨水斗内,这样就使得杂物容易阻挡管道,造成无法排水;
3.由于该雨水斗的排气是通过雨水分流格栅的空隙将气体排出,一旦雨水过多,就会导致排气不顺畅,气水分离不彻底,排气量下降;
4.由于防水压环和斗座通过螺孔连接,这样导致雨水斗密封性较差,使其气体进行雨水斗内,导致排水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排水更加顺畅、快捷,减少屋面积水和承重的虹吸式屋面雨水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斗,包括依次连接的导整流罩、底座和PE管,所述导整流罩包括斗盖和垂直设置在斗盖边缘上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格栅挡板,所述格栅挡板包括雨水分流挡板和雨水分流格栅,所述雨水分流格栅设置在每两个雨水分流挡板之间。
其中,所述雨水分流挡板为九个,在每两个雨水分流挡板之间设置有三个雨水分流格栅,所述雨水分流挡板为矩形,所述雨水分流格栅为内侧具有一弧形缺口的矩形,所述雨水分流挡板略高于雨水分流格栅。
为了阻隔较大杂质流入,所述相邻雨水分流挡板与雨水分流格栅之间的距离和相邻雨水分流格栅与雨水分流格栅之间的距离均为18mm。
为了使得气体顺利排出,在所述斗盖上,且位于格栅挡板内侧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排气孔。
为了保证密封性,在所述底座中心设置有一端连接底座的外丝扣管,所述外丝扣管的另一端与设置有内螺纹的PE管连接。
为了延长使用寿命,所述导整流罩为由铝锰合金压制而成,所述底座为不锈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巧妙、重量轻、安装灵活、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采用它能够更加顺畅、快捷、稳定的将屋面的积水排出,减少屋面的积水量,降低了屋面的承重。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整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斗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斗,包括依次连接的导整流罩、底座1和PE管2,所述导整流罩包括斗盖3和垂直设置在斗盖3边缘上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格栅挡板,所述格栅挡板包括雨水分流挡板4和雨水分流格栅5,所述雨水分流格栅5设置在每两个雨水分流挡板4之间。
其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水分流挡板4为九个,在每两个雨水分流挡板4之间设置有三个雨水分流格栅5,所述雨水分流挡板4为矩形,所述雨水分流格栅5为内侧具有一弧形缺口的矩形,所述雨水分流挡板4略高于雨水分流格栅5。
这样做能够使得进入到导整流罩内的雨水形成反气旋流,防气流、防漩涡、加强了虹吸效果,避免形成过大的漩涡,稳定雨水斗前的水位,能够迅速排出屋面雨水、雪水。
进一步,所述相邻雨水分流挡板4与雨水分流格栅5之间的距离和相邻雨水分流格栅5与雨水分流格栅5之间的距离均为18mm,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较大的杂物进入到导整流罩内堵塞PE管。
为了在排水过程中,将雨水斗内的气体排出,同时,也将由外界进入到雨水斗内的气体排出,在所述斗盖3上,且位于格栅挡板内侧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排气孔6,该排气孔6还能防止由于气压过大,而导致的排水不顺畅现象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登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登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44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分离器肋的蜗形泵壳
- 下一篇:使用耦合沟道的反熔丝存储器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