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卷绕机的接带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4211.7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4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徐鸿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9/28 | 分类号: | B65H19/28;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周惠来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卷绕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卷绕机,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卷绕机的接带机构。
背景技术
电池卷绕机通常包括:用以放置正极卷料的正极放卷机构、用以放置负极卷料的负极放卷机构以及用以放置隔膜卷料的隔膜放卷机构,正、负极以及隔膜卷料被卷绕机构卷成电池电芯。由于卷绕机是连续不断的流水化生产,所以正、负极卷料的进料通常是采用传送带式的流水线的方式进料,一般地,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电池卷绕机还包括接带机构,其用于正、负极卷料(以下简称极片)更换新材料时连接旧材料和新材料,在更换新材料时,一般地,先压住极片,然后切断被压住的极片,再通过手工的方式将旧料和新料接合在一起,传统的接带机构通常采用气缸驱动的方式压住的极片,然而,气缸驱动设备的结构复杂,其成本较高,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技术的电池卷绕机的接带机构所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卷绕机上的接带机构,所述接带机构包括机台、垫板、第一夹紧机构、第二夹紧机构以及一组导杆导向机构,其中,该第一夹紧机构、该第二夹紧机构以及所述导杆导向机构固定在所述机台上且设置于该垫板的上方,该第一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钳手柄、第一夹钳和用于压住极片的第一压块,该第一夹钳手柄设置于该第一夹钳上端部,该第一压块设置在第一夹钳的底部;该第二夹紧机构包括第二夹钳手柄、第二夹钳和用于压住极片的第二压块,该第二夹钳手柄设置于该第二夹钳上端部,该第二压块设置在第二夹钳的底部,所述导杆导向机构包括导杆和轴承,所述导杆穿过所述轴承,延伸至所述第一压块或第二压块上。
所述的电池卷绕机的接带机构,其中,所述导杆导向机构包括直线轴承、轴瓦以及铜套。
所述的电池卷绕机的接带机构,其中,该第一压块和该第二压块的底部分别设有一胶片。
所述的电池卷绕机的接带机构,其中,该第一压块和该第二压块为条形压块或圆形压块。
所述的电池卷绕机的接带机构,其中,该垫板的中部具有一切极片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接带机构所采用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结构简单,相应的,其制造成本低,有利于减少生产成本,并且其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工厂的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卷绕机的接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卷绕机的接带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卷绕机的接带机构的左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接带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卷绕机的接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卷绕机的接带机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卷绕机的接带机构的左侧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卷绕机的接带机构10包括机台20、垫板11、第一夹紧机构12、第二夹紧机构13以及一组导杆导向机构16,其中,该第一夹紧机构12、该第二夹紧机构13以及所述导杆导向机构16固定在所述机台20上且设置于该垫板11的上方,该第一夹紧机构12包括第一夹钳手柄121、第一夹钳122和用于压住极片的第一压块123,该第一夹钳手柄121设置于该第一夹钳122上端部,该第一压块123设置在第一夹钳122的底部;该第二夹紧机构13包括第二夹钳手柄131、第二夹钳132和用于压住极片的第二压块133,该第二夹钳手柄131设置于该第二夹钳132上端部,该第二压块133设置在第二夹钳132的底部,所述导杆导向机构16包括导杆161和轴承162,所述导杆161穿过所述轴承162,延伸至所述第一压块123上。
请参照图1,第一夹紧机构12包括第一夹钳手柄121、第一夹钳122和用于压住极片的第一压块123,第一夹钳手柄121具有一圆形手柄,其设置于第一夹钳122的上端部,第一压块123设置在第一夹钳122的的底部,第一压块123呈一盘状,其可为由铝制成的铝压块。更佳地,第一压块123的底部设有一胶片14,设置该胶片14的作用在于,当第一压块123施压至极片时,位于极片底部的胶片14起缓冲作用,减少第一压块123对极片压力冲击,进而减少对极片的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42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