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3832.3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0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良;刘宏;车汪速;高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0 | 分类号: | F16L3/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王芸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的管道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以承载支撑管道的管道支架。
背景技术
在各种大型民用住宅及公共建筑中,给水、排水、采暖及空调系统管线数量多、种类多。因此,管道安装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管道不但对整个建筑的外观有影响,而且也是整个建筑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环节。
各管道的安装一般是通过在建筑物的顶面安装支架,将管道安装于支架上,从而用支架来承载支撑各个管道。现有的管道支架包括支架底座、支架主体、水泥砂浆块及防水密封胶,支架底座通过穿过膨胀螺丝而固定安装于建筑物的顶面;支架主体的一端与支架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管道连接,以支撑承载管道,从而支架底座用以固定并支撑支架主体与管道;水泥砂浆块环绕支架主体,且水泥砂浆块由水泥砂浆凝固形成于支架主体邻近支架底座的一端,其中水泥砂浆块的底面接触于建筑物的顶面,从而水泥砂浆块协助支架主体更牢固地与支架底座连接,也即使得支架主体与管道可牢固地承载于支架底座上;防水密封胶紧密连接水泥砂浆块的底面与建筑物的顶面,以加强整个支架与建筑物的顶面的防水性能。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的管道支架的支架底座通过膨胀螺丝穿过而固定安装于建筑物的顶面,膨胀螺丝穿过支架底座的过程中,不仅会并穿入建筑物的顶面层,还会向下依次穿入建筑物的防水保护层、防水层等直到屋面结构层,从而膨胀螺丝会破坏防水保护层与防水层,使得建筑的顶面的防水能力降低甚至出现漏水的情况,破坏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支架是一个支架主体支撑一个管道,当需要布置支撑多个管道时,所以造成支架容易造成布置零乱,影响整个建筑的布局美观。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管道支架以克服现在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支架,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支架安装完后不仅不会影响建筑物顶面原有的防水性能,而且增强了建筑物顶面安装管道支架处的防水能力,使整个建筑物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提供了一种管道支架,所述管道支架包括支架底座、支架主体、水泥砂浆块及防水密封胶,所述支架底座固定安装于建筑物的顶面,所述支架主体一端与所述支架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管道连接,以支撑承载所述管道,所述水泥砂浆块环绕所述支架主体,所述水泥砂浆块由水泥砂浆凝固形成于所述支架主体邻近所述支架底座的一端,且所述水泥砂浆块的底面接触于建筑物的顶面,所述防水密封胶紧密连接所述水泥砂浆块的底面与建筑物的顶面,其中,所述管道支架还包括化学螺栓与防水涂膜,所述化学螺栓穿过所述支架底座,并穿入建筑物的顶面而使所述支架底座固定于建筑物的顶面,所述防水涂膜连接于建筑物顶面与支架底座之间。
较佳地,所述防水涂膜为水泥基防水涂膜。
较佳地,所述管道支架还包括横杆,所述横杆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远离所述支架底座的一端。
较佳地,所述管道支架还包括多个托架,各个所述托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横杆上,且每一个所述托架承载一个管道。
较佳地,各个所述托架相应其承载的管道形成有弧形凹槽,所述管道部分容置于所述弧形凹槽内。
较佳地,各个所述弧形槽相应其承载的管道的圆周大小具有相应的弧度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支架由于还包括化学螺栓与防水涂膜,所述化学螺栓穿过所述支架底座,并穿入建筑物的顶面而使所述支架底座固定于建筑物的顶面,所述防水涂膜连接于建筑物顶面与支架底座之间;所述化学螺栓是通过向孔内注入药剂而形成,从而在化学螺栓的形成过程中不会对建筑物的防水保护层与防水层产生破坏,因此保证了整个建筑物的防水性能;另外连接于建筑物顶面与支架底座之间防水涂膜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从而增强了建筑物顶面安装管道支架处的防水能力,也即提高了整个建筑物的防水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道支架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未经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38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谐管路吸振装置
- 下一篇:单晶炉石墨坩埚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