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液硫捕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9423.6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2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利;郭廖廓;马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04 | 分类号: | C0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磺 回收 装置 用液硫捕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硫磺回收装置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硫磺回收装置中的液硫捕集器
背景技术
我国大多数硫磺回收装置,采用酸性气部分燃烧一外高温掺合一两级转化的流程,所谓外高温掺合,就是将焚烧炉出口的高温气体分别与捕集器出口的气体相掺合,以调节一、二级反应器入口的温度,其示意流程见图1所示,工艺流程简述:
酸性气经工厂低压蒸汽预热后进入酸性气燃烧炉;自燃烧炉鼓风机来的空气用工厂低压蒸汽预热后进入酸性气燃烧炉。酸性气与空气在酸性气燃烧炉进行CLAUS反应,按烃类完全燃烧和1/3硫化氢生成二氧化硫控制风量。燃烧后的高温过程气经一级冷凝冷却器分离出液硫,过程气经一级掺合阀用酸性气燃烧炉高温烟气加热后进入一级反应器,在催化剂作用下,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磺,反应后过程气经二级冷凝冷却器分离出液硫;过程气经二级掺合阀用酸性气燃烧炉高温烟气加热后进入二级反应器,在催化剂作用下,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继续反应,生成硫磺,反应后过程气进入三级冷凝冷却器分离出液硫;液硫捕集器的作用是捕集过程气(尾气)中的硫雾,尾气之后送至尾气处理部分。
分离出的液硫经硫封至液硫槽储罐,由液硫泵送至成型设施,固体硫磺经计量、缝袋后贮存在仓库内或直接销售至厂外。
这种方法操作弹性大,处理量低至原设计的20%-25%时,装置仍可进行操作,具有能适应炼油厂酸性气量变化大的特点。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硫磺回收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液硫捕集器,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硫磺回收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液硫捕集器,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硫磺回收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硫磺回收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液硫捕集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用于硫磺回收装置一二级反应器的过程气,经过冷凝冷却器之后过程气中液硫的回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硫磺回收反应中的过程气(尾气)中的液硫和硫雾的夹带,提高液硫产品回收率,减少气体中有害物质的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液硫捕集器,其中包括:液硫出口管、外锥壳、内锥壳、集气筒、过程气出口管、大法兰、封头、过程气切向入口管、外筒体、内筒体、支腿、排污口;其中:所述外筒体两侧与所述支腿固定连接;所述过程气切向入口管位于该侧的下端通过所述内筒体、外筒体与所述液硫出口管相连、所述过程气切向入口管位于该侧的上端通过内筒体、外筒体与所述大法兰相连;所述封头设置于所述大法兰上方;所述过程气出口管位于该侧的上端通过内筒体、外筒体与所述大法兰相连;所述过程气出口管位于该侧的下端通过内筒体、外筒体与所述液硫出口管相连;所述排污口上方与所述外锥壳、内锥壳连接;所述集气筒设置于内筒体、外筒体中间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液硫捕集器,其中所述的过程气切向入口管在内筒体、外筒体切向方向上连接。
前述的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液硫捕集器,其中所述的内筒体、内锥壳内壁喷涂防腐蚀涂料。
前述的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液硫捕集器,其中破沫网设置于所述集气筒内的上方、导流板设置于所述集气筒内的下方。
前述的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液硫捕集器,其中破沫网主体材料为不锈钢。
前述的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液硫捕集器,其中所述的液硫出口管相对于水平位置向下倾斜2度到15度。
前述的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液硫捕集器,其中排污口装置为十字状接头。
前述的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用液硫捕集器,其中排污口装置左方与液硫出口管连接,右方连接有法兰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94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氩槽车余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真空绝热容器及其人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