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涂装水净化的反渗透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4449.1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1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明;王志峰;茅立安;吴思明;陈云;上官石明;吴兴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8 | 分类号: | B01D61/08;C02F1/44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水净化 反渗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装水净化技术,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涂装水净化的反渗透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反渗透膜,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470326U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体化反渗透膜,该一体化渗透膜包括膜端盖和筒状的膜元件,在膜元件内设有螺旋卷制而成的超低压反渗透膜片,膜端盖固连在膜元件的两端且两者固连成一体,在膜端盖上设有出水接口、进水接口和浓水接口;然而由于这种反渗透膜的进水接口一般都偏离于膜端盖中心,所以容易造成膜元件内压力不一致,从而影响净化效果,同时,由于部分区域压力过高,也容易损坏膜元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涂装水净化的反渗透膜,它能有效平衡膜元件内的压力,从而使膜元件不易由于压力过大而损坏,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涂装水净化的反渗透膜,包括中心管路、由反渗透膜片围绕中心管路卷制而成的膜元件、分别与膜元件两端密封连接的左端盖与右端盖,所述右端盖上设有环形原水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环形原水入口的中轴线与中心管路的中轴线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左端盖设有浓水集中腔,浓水集中腔上设有浓水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浓水集中腔的厚度为1-3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右端盖上设有与中心管路相通的净化水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净化水出口的中轴线与环形原水入口的中轴线重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环形原水入口的设置,使原水能够尽可能均匀地在通入膜元件,从而尽可能使膜元件内的压力一致,以使反渗透膜片不易损坏;形原水入口的中轴线与中心管路的中轴线重合的设置,是进一步提高膜元件内的压力均衡程度;浓水集中腔的设置,也进一步有利于提高在靠近左端盖处的膜元件内压力均衡程度;浓水集中腔太薄则不利于引出浓水,太厚则会导致靠近左端盖处的膜元件内压力太小,因此,经不断实践,优选浓水集中腔的厚度为1-3cm。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右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膜元件,11、反渗透膜片,21、左端盖,22、右端盖,3、环形原水入口,4、浓水集中腔,5、浓水出口,6、中心管路,7、净化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适用于涂装水净化的反渗透膜,包括中心管路6,中心管路6外围设有由反渗透膜片11围绕中心管路6卷制形成的膜元件1,膜元件1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有左端盖21与右端盖22,右端盖22上设有中轴线与中心管路6的中轴线重合的环形原水入口3,且右端盖22上还设有与中心管路6相通的净化水出口7,净化水出口7的中轴线与环形原水入口3的中轴线重合。
左端盖21设有厚度为1-3cm的浓水集中腔4,浓水集中腔4上设有浓水出口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4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网自动更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量柱塞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