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耐磨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2801.1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6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邵继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宝来特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耐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耐磨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输送管道,如在矿山、水泥、建筑、火电、环保等行业的封闭式耐磨输送管道,一般采用三种方式抗磨损:
第一种是采用16Mn等耐磨钢材生产的钢管,采用耐磨材质的钢管虽然比普通碳钢耐磨性能要强一些,但由于其微观硬度及化学稳定性差,所以目前基本已属于被淘汰的技术;
第二种是内壁贴耐磨瓷片,内壁贴瓷片的方式劳动强度大,且瓷片不抗震、易脱落,脱落的瓷片容易对其他设备造成损伤,而且对于小口径管道无法进行贴片操作;
第三种是整体离心浇注,由于熔点温度限制,其耐磨性能也不理想,而且制作能耗也大,不利于环保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表面硬度高、耐磨损、耐腐蚀的使用寿命长的复合式耐磨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式耐磨管,包括有钢管和堆焊层,所述堆焊层设于所述钢管的内壁上,并相互冶金结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堆焊层是采用硬质材料并通过堆焊方式制作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堆焊层的微观硬度为HV1700~2000,表面硬度为HRA58~6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钢管的截面为矩形、方形或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钢管的直径大于等于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耐磨性相比其他类型材料有显著提高,节约了大量钢材资源,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降低维护成本,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运转率,也降低磨耗破损落料而污染环境及增加清料之人工成本。
另外,本复合式耐磨管可直径大于等于50mm范围内制作成圆形、矩形、方形、等多种形状,规格品种多,已形成商品系列化,尺寸标准与国家标准无异,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复合式耐磨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耐磨管,包括有钢管1和堆焊层2,其中,所述钢管1是一圆管,其截面为圆形(当然也可为截面为矩形或方形的钢管),且钢管1的直径大于等于50mm;所述堆焊层2采用硬质材料并通过堆焊方式制作而成,设置在所述钢 管1的内壁上,并相互冶金结合;具体堆焊过程为:首先将钢管1水平放置在专用的焊接旋转托辊上,然后将使用药芯焊丝远程送丝技术的微型明弧焊堆焊枪头送入钢管1指定焊接起始端,最后开始焊接,与此同时,微电脑控制旋转托辊与送丝机、送丝机驱动器同步动作,直到使用药芯焊丝完成管内壁明弧堆焊工作。
这样,经该堆焊方法制作而成的所述堆焊层2的微观硬度为达HV1700~2000,表面硬度为HRA58~62,耐磨性相比其他类型材料有显著提高,比目前工业领域低端产品(如高锰钢、耐磨铸件等)要高出5倍以上,节约了大量钢材资源,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降低维护成本,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运转率,也降低磨耗破损落料而污染环境及增加清料之人工成本;另外,本复合式耐磨管可直径大于等于50mm范围内制作成圆形、矩形、方形、等多种形状,规格品种多,可形成商品系列化,尺寸标准与国家标准无异,适用范围广。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宝来特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宝来特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2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