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防设备控制及故障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4498.0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4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光延;吴惟科;郑长福;吴天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维科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7/00 | 分类号: | A62C37/00;A62C37/5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147***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设备 控制 故障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报警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设备控制及故障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油库消防设备故障是比较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之一;因此消防设备的日常检测对于安全生产尤为重要。现有消防设备的检测一般采用人工巡检、手工记录的工作方式。该方式存在人为因素多、管理成本高、无法准确考核巡检人员工作状态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检测准确性高、效率高、管理成本低、自动化的消防设备控制及故障报警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PLC、变频器、水泵、消防管道、消防管道负荷参数采集装置和报警装置,其结构要点PLC端口分别与变频器端口、报警装置端口相连,PLC通过模拟输入模块(AI模块)与消防管道负荷参数采集装置相连,变频器端口与水泵的电机端口相连,水泵与消防管道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消防管道为供水管道和/或供泡沫管道。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变频器与水泵的组合至少为两组。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触摸屏显示面板,触摸屏显示面板端口与PLC端口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远程控制上位机,远程控制上位机通过以太网模块与PLC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PLC通过模拟输出模块(AO模块)与所述变频器的手/自动转换开关相连。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报警装置为故障灯和/或蜂鸣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消防管道负荷参数采集装置为压力变送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PLC可控制变频器驱动水泵的电机工作,使灭火材料在消防管道中传输,消防管道负荷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相关参数,PLC对消防管道负荷参数采集装置输入的参数进行分析处理来判断消防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并根据处理结果对报警装置进行控制;如此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工巡检消防设备,不存在人为因素;因此本实用新型检测准确性高、效率高、管理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PLC、变频器、水泵、消防管道、消防管道负荷参数采集装置和报警装置,PLC端口分别与变频器端口、报警装置端口相连,PLC通过模拟输入模块与消防管道负荷参数采集装置相连,变频器端口与水泵的电机端口相连,水泵与消防管道相连。
所述消防管道为供水管道和/或供泡沫管道。
所述变频器与水泵的组合至少为两组。两台200kw供水管道变频器为一用一备。当负载较大时,两台变频器也可同时工作。两台200kw变频器的工作符合如下逻辑。
工作在140kw以下功率值时,#1或#2变频器只有一台工作,另外一台备用。
当主变频器发生故障,备用变频器自动转为主变频器并投入工作。
当主变频器的运行功率高于160kw时,备用变频器自动投入工作,与主变频器共同供水。
本实用新型PLC可采用PID控制算法对变频器进行控制,使得管道压力快速达到并稳定在设定的压力值。
当两台变频器同时工作在最大功率值(200kw),且管路压力仍达不到设定值时,变频器保持最大功率值工作。
当一台变频器故障,另外一台变频器工作在最大功率值(200kw),且管路压力仍达不到设定值时,变频器保持最大功率值工作。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触摸屏显示面板,触摸屏显示面板端口与PLC端口相连。触摸屏显示面板可包括: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触摸屏、故障灯和蜂鸣器等器件。
在触摸屏上,可显示变频器和PLC的工作状态和管道压力值等信息,并可控制变频器的启动、停止,主/备切换和设定管道的压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维科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市维科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4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