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芯磨锥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7630.5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4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秦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建国 |
主分类号: | B24B9/06 | 分类号: | B24B9/06;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密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芯磨锥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芯加工机床,特别是一种硅芯磨锥机床。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多晶硅的工艺大部分都是常规三氯氢硅氢还原法,即改良西门子法,改良西门子法或其它类似方法生产大直径多晶硅的主要设备是多晶硅还原炉,多晶硅还原炉在细长的硅芯上通上电源,使硅芯加热发红,直至表面温度达到1100摄氏度,通入高纯的三氯氢硅和氢气,使其在高温下发生氢还原反应,使三氯氢硅中的硅分子堆积在硅芯上,使其的直径不断地增大,使硅芯的直径达到7-10毫米的圆形或方形的柱体,或是其它的多角形和椭圆形柱体形状,最终通过氢还原反应使直径不断的增大到120-200毫米,经过后期加工生产出高纯太阳能级6N或电子级11N的多晶硅。
当前,晶体硅材料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其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也依然是太阳能电池的主流材料。多晶硅材料的生产技术长期以来掌握在美国、日本、德国3个国家的7个公司的10家工厂手中,国内的多晶硅加工企业使用的设备也大多为国外企业所生产,不仅成本很高,而且在使用中受到设备设计不合理,结构负责和工艺的限制,导致使用效果不甚理想。
硅芯磨锥是硅芯加工的常见工艺,传统的硅芯磨锥机由于采用单爪卡紧,磨头只能横向或纵向加工硅芯,磨削角度调整不便,因此操作不灵活,导致加工精度不易把握,加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硅芯磨锥机床,解决了硅芯磨锥加工时角度调整不便,操作不灵活,加工精度不易把握以及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硅芯磨锥机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工作台,工作台上有托料架以及夹具,底座上安装有伺服电机、交流电机、减速机以及电器柜,所述交流电机传动连接到磨削主轴,所述夹具为两爪卡爪,所述工作台上还安装有对刀手轮。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电脑箱,所述电脑箱处安装有编码器和数显屏,所述伺服电机、交流电机、减速机和电器柜与电脑箱内的电脑控制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爪夹紧方式,加工简单快捷、操作方便、调整灵活、定位准确、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
1、底座;2、伺服电机;3、交流电机;4、磨削主轴;5、电器柜;6、夹具;7、减速机;8、电脑箱;9、托料架;10、对刀手轮;11、工作台;12、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图中,机床底座1上安装有工作台11,工作台11上安装有减速机7,其与托料架9连接用于托运物料,托料架9末端是夹具7,所述夹具7采用两爪夹紧,可以横向与纵向调整,工作台11旁安装有对刀手轮10;底座1上托料架9的对向是磨削主轴4,磨削主轴4上安装有磨轮12,底座1上的交流电机3与磨削主轴4传动连接,且磨削主轴4与伺服电机2连接;底座1上还安装有电器柜5与电脑箱8,电脑箱8处安装有编码器和数显屏,所述伺服电机2、交流电机3、减速机7和电器柜5与电脑箱8内的电脑控制连接。
本实用新型加工步骤为:把所要加工的硅芯装夹在托料架9上,通过夹具6两爪夹紧硅芯,手动扳动调整扳手调整磨轮12所要磨削的角度,手动转动对刀手轮10将硅芯移动到与磨轮12适当位置,设定磨轮12进给距离与速度,启动程序加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爪夹紧方式,磨轮可以横向与纵向加工磨削,磨削角度采用编码器转动角度,并可以在电脑箱的数显屏处直观显示,加工简单快捷、操作方便、调整灵活、定位准确、加工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建国,未经秦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76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线路移动式可听噪声监测车
- 下一篇:一种水听器低频灵敏度测量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