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藻养殖的双孔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6720.2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5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朱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国朱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藻 养殖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藻养殖,尤其涉及水藻养殖的双孔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在海水中养殖龙须菜、海带等水藻过程中,养殖苗的固定方法通常先将养殖苗固定在苗绳上,再将苗绳两端与浮埂上的吊绳固定。以上的养殖苗固定方式中,养殖前需将苗绳两端与吊绳固定(打死结),劳动强度大;而且在收获时,需将苗绳两端与吊绳割开,不仅操作麻烦,而且极其耗时,浪费材料。 目前也有在浮埂的吊绳上固定一个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如图1所示,其为仿棒锤形环状,锤柄端02形成卡缝03,养殖时,将苗绳两端打结卡置在锤柄端的卡缝03中,再将连接装置的锤头端01与浮埂的吊绳固定。这种养殖苗的固定方式,比传统的固定方式操作更加省时、省力,但这种固定方式也存在缺点。当涨潮时,海水波动较大,连接装置的锤头端01与浮埂的吊绳易发生滑动,吊绳易挤开锤柄端02的卡缝03,使苗绳两端的绳结易从卡缝03中滑出,从而使养殖苗从浮埂上脱落,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藻养殖中苗绳固定牢固,且操作方便水藻养殖的双孔连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水藻养殖的双孔连接装置,其为仿棒锤形环状,所述仿棒锤形环状的锤头端设有一闭合的固定孔,锤柄部形成卡缝,卡缝末端扩张呈弧形,弧形半径大于卡缝宽度,所述固定孔固定水藻养殖吊绳,卡缝末端弧形卡置水藻养殖苗绳。
本实用新型的水藻养殖的双孔连接装置可用于对龙须菜、海带等水藻进行养殖,双孔连接装置锤头端的固定孔与浮埂的吊绳连接牢固,锤柄部的卡缝末端弧形可牢固卡置苗绳两端的绳结,这样养殖苗固定牢固,操作省时省力;当收获时,成熟的龙须菜、海带等可方便地取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水藻养殖的双孔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藻养殖的双孔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水藻养殖的双孔连接装置,其为仿棒锤形环状,所述仿棒锤形环状的锤头端1设有一闭合的固定孔4,锤柄部2形成卡缝3,卡缝3末端扩张呈弧形5,弧形5半径大于卡缝3宽度,所述固定孔4固定水藻养殖吊绳,卡缝末端弧形5固定水藻养殖苗绳。
采用以上的水藻养殖的双孔连接装置进行养殖龙须菜、海带等时,双孔连接装置中锤头端1的固定孔4固定浮埂中的吊绳,这样即使海水波动很大,浮埂的吊绳可牢固地固定在双孔连接装置的固定孔4中,不会发生移位等。同时,将苗绳两端分别打结,苗绳两端的打结分别卡入两个双孔连接装置的卡缝末端弧形5中,这样一根苗绳采用两个双孔连接装置与浮埂连接固定。因苗绳两端的打结分别在不同的卡缝末端弧形5中体积膨胀,不易从卡缝3滑出,从而可将苗绳及养殖苗牢固地与浮埂固定。当收获时,可用力将苗绳两端分别从卡缝末端弧形5通过卡缝3拉到锤头端1,从而可方便地将成熟的龙须菜、海带等从双孔连接装置中取出,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国朱,未经林国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67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高速镜面加工装置主轴系统
- 下一篇:发泡工序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