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病变组织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3335.2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4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陆泽润;王微龙;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变 组织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病变组织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小开口手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此种外科手术减少或消除了大切口的必要性,从而将诸如胆囊切除等手术由大开放性手术变成了微创手术,使患者的恢复时间从几个星期缩短到几天。
但是这种手术面临通过小开口移除病变组织的难题。现有的方法是通过手术刀在创口内将大块的组织切割成小块后再取出,采用这种方法可能会在体内遗留下小块的,容易引起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病变组织回收装置,它能避免在体内遗留小块组织,降低了并发症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病变组织回收装置,它包括推拉杆、外管、柔性带体和绳索,推拉杆滑动设置于外管中,推拉杆的一端伸出外管外,柔性带体包括一封闭端和一开口端,沿柔性带体的开口处设置有柔性的两端开口的管状通道,管状通道套在绳索上,绳索的两端与推拉杆位于外管中的一端连接。
外管的一端设置有端板,端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绳索的两端穿过通孔与推拉杆的端部连接。
推拉杆位于外管外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拉环A,外管靠近拉环A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拉环B,两个拉环B相对设置。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柔性袋体的开口端将病变组织装入柔性袋体,然后向回拉推拉杆,在绳索的作用下开口端收缩并封闭,防止病变组织落回创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保证完全取出病变组织,有效避免了因遗落于创口中的病变组织而产生的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拉杆,2-外管,3-柔性带体,4-绳索,5-管状通道,6-端板,7-通孔,8-拉环A,9-拉环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病变组织回收装置,它包括推拉杆1、外管2、柔性带体3和绳索4,推拉杆1滑动设置于外管2中,推拉杆1的一端伸出外管2外,柔性带体3包括一封闭端和一开口端,沿柔性带体3的开口处设置有柔性的两端开口的管状通道5,管状通道5套在绳索4上,绳索4的两端与推拉杆1位于外管2中的一端连接。外管2的一端设置有端板6,端板6上开设有两个通孔7,绳索4的两端穿过通孔7与推拉杆1的端部连接。推拉杆1位于外管2外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拉环A8,外管2靠近拉环A8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拉环B9,两个拉环B9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33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定时控制系统的发动机启动器
- 下一篇:男式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