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炉水冷中心炉盖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3053.2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8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刚;卢文渊;马骏鹏;郭根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炉 水冷 中心 炉盖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电炉炉盖结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炉水冷中心炉盖圈。
背景技术
现代电炉水冷大炉盖中心,都有一个带电极孔的中心耐材,耐材与大炉盖之间为中心炉盖圈支承保护中心耐材。中心炉盖圈有钢结构、耐高温铸铁、多层钢管水冷圈等几种结构形式。钢结构中心炉盖圈,存在高温环境下易变形,同时存在烧损氧化现象,变形对耐材的挤压力使耐材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由于变形和熔损,钢结构与耐材一同报废。耐高温铸铁炉盖圈克服了变形的缺点,但氧化烧损不可避免,同样使得它只能与耐材一次性报废;多层水冷钢管中心炉盖圈克服了变形、烧损缺陷,却带来了漏水隐患,因为现代电炉大多都采用炉门吹氧工艺,吹氧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氧气溢出钢水液面,同时引起电极附近的高温钢水钢渣喷溅,氧化熔损水冷钢管,造成漏水故障,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炉内爆炸,为保证安全生产,一旦出现水冷中心炉盖圈漏水故障,必须立即停产更换,造成生产中断。造成水冷管漏水的最主要原因有两项:一是炉门氧枪吹氧引起电弧附近的高温钢水喷溅,接近沸点的钢水液滴烧损水冷钢管;二是炉门吹氧时部分氧气溢出钢渣液面,与炉内其它气体混合,富氧高温烟气上升,氧化底层水冷钢管,所以全钢水冷中心炉盖圈损伤的总是最下一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炉水冷中心炉盖圈,有效防止漏水,保障安全生产,提高设备作业率,增加经济效益,可以长期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炉水冷中心炉盖圈,包括多层水冷钢管,水冷管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板组成水冷支架,水冷钢管为倾斜设置,且水冷管直径逐级缩小,水冷支架内部为圆台形结构,水冷支架内侧均匀排布三块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多层水冷钢管的最下一层连接一圈与其它水冷钢管同通径、等壁厚的紫铜管,该铜管圈直径相对原水冷钢管圈增大20mm,与其相邻上层钢管圈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水冷管道由多层水冷钢管和最下一层水冷紫铜管组成,水冷铜管煨制的水冷圈不直接接触中心耐材。该技术利用紫铜导热性好、铜的抗氧化性强的特性,快速导热到铜管内的冷却水,冷却水流带走钢水液滴热量,钢水液滴一接触紫铜管就快速冷却凝固,不会烧化、氧化水冷铜管。铜管圈直径相对扩大目的是铜的强度较钢低,使它不承受耐材热涨时的挤压力,耐材重力和水平方向的热胀压力由上面的一组倾斜的钢管承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炉水冷中心炉盖圈:有效解决了电炉钢管水冷中心炉盖圈漏水问题,排除了爆炸等事故隐患,保证了安全生产;电炉中心炉盖圈使用寿命较原结构水冷中心炉盖圈可增加4倍以上;中心耐材寿命可提高30%;同时节省了备件费用、检修时间,保证了电炉设备生产的稳定运行,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炉中心炉盖圈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 支撑圈;2. 水冷钢管1;3.水冷钢管2;4.加强板1;5. 加强板2;6.连接板1;7. 水冷钢管3;8. 水冷钢管4;9. 水冷钢管5;10. 水冷紫铜管;11. 连接板2;12. 连接板3;13. 连接板4;14. 连接板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示出了一种电炉水冷中心炉盖圈,包括多层水冷钢管2、3、7、8、9,其特征在于:多层水冷钢管2、3、7、8、9的下面连接一圈同通径、等壁厚的紫铜管10,该铜管圈直径相对原水冷钢管圈增大20mm,与水冷钢管9相同。
如图1所示,中心水冷炉盖圈通过支撑圈1,安装固定在水冷大炉盖圈里,水冷钢管2、3、7、8、9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板6、11、12、13、14组成水冷支架,支撑中心耐火材料,加强板4、5和剖视图另一侧的一块加强板均布焊接在水冷支架内侧(该装置整圈均布三块加强板,图中仅示出了两块),起加强支架强度和定位中心耐材的作用,水冷紫铜管10安装在最下层,当吹氧引起的金属液滴或气液混合物喷溅附着到紫铜管表面时,由于铜的快速导热,热量快速传递给管内冷却水,剩余热量不会熔损水冷紫铜管漏水;同时紫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可抵御炉气氧化。从而有效保护了上面的几层水冷钢管,整个水冷中心炉盖圈得到保护,解决了设备漏水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30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抓地垃圾桶
- 下一篇:人力三轮车的转向提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