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开启式闸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2742.1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9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剑泉;俞惠仁;邱孝松;王航;樊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象山惠丰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26 | 分类号: | E02B7/2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启 闸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闸门,具体讲是一种下开启式闸门。
背景技术:
目前,城区河道中的闸门多为普通闸门,当闸门的闸板下降至设在河床底部的底板时闸门关闭,也就是合闸状态,而将闸板提升上来时则为开启状态。在南方城市,汛期河道排水时,需将闸板提升至闸门高处,因此在闸门上部往往都要建一启闭房,用于掩藏提升上来的闸板,以及配套电动设备。而启闭房存在于城市景观河道之上,不但阻挡视线,而且建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建设启闭房、不会阻挡视线,且能大大降低成本的下开启式闸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下开启式闸门,包括一闸室、位于闸室内的闸板、安装在闸室上且与闸板连接以带动闸板作升降运动的升降杆,所述的闸室的下部还设有供闸板插入的闸槽,该闸槽设置在河床底部内。
所述的闸槽的开口处还设有防淤橡胶带。
所述的升降杆为一升降螺杆,该升降螺杆与电动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因本实用新型的下开启式闸门在闸室的下部还设有供闸板插入的闸槽,且该闸槽设置在河床底部内,也就是说闸槽位于河床底面以下,这样当闸板在升降杆的带动下下降并插入到闸槽内时,闸门则处于打开状态,水流则从闸板上方流过,而当闸板在升降杆的带动下从闸槽内上升时,闸门则处于关闭状态,此时上升的闸板则可阻挡住水流,实现蓄水,这样闸门关闭和打开的状态与现有技术中的闸门结构正好相反,而当闸板插入到闸槽内后,大大降低了闸门的整体高度,从而无需在闸门上方建立启闭房,不会阻挡视线,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作为改进,所述的闸槽的开口处还设有防淤橡胶带,防止淤泥进入闸槽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升降杆为一升降螺杆,该升降螺杆与电动机连接,升降螺杆与电动机连接后获得升降运动作用力,成功带动闸板升降运动,且整体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开启式闸门的轴侧结构示意图(闸槽未示出)。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开启式闸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闸室仅顶壁示出)。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闸室,2、闸板,3、升降杆,4、闸槽,5、防淤橡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下开启式闸门,包括一闸室1、闸板2和升降杆3。所述的闸室1由两平行设置的侧壁和一顶壁构成,而所述的升降杆3的顶部则安装在闸室1的顶壁上,而升降杆3的下部则与闸板2的顶部进行连接以带动闸板2作升降运动,也就是说升降杆3安装在闸室1上且与闸板2连接以带动闸板2作升降运动,而所述的闸板2则位于闸室1内,且闸板2的两侧壁分别延伸至闸室1的两平行侧壁处。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的闸室1的下部还设有供闸板2插入的闸槽4,该闸槽4设置在河床底部内,也就是说该闸槽4向下伸入至河床底面以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闸槽4的开口处还设有防淤橡胶带5;所述的升降杆3为一升降螺杆,该升降螺杆与电动机(未示出)连接,这样闸板2通过升降螺杆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实现升降运动。
以上仅就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最佳方案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多种变化,只要在本权利要求书内的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象山惠丰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华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象山惠丰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27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