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堆取料机不粘料斗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0364.3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9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辉;李伟;李国保;陈榕生;邬世常;吴样明;曾广智;黄元华;林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28 | 分类号: | B65G65/2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121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取料机不粘 料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堆取料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堆取料机不粘料斗子。
背景技术
堆取料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港口、电力、煤炭、冶金等行业的大型散料输送设备。例如:目前国内焦化行业一般采用堆取料机或取料机进行炼焦煤的取料作业,堆取料机一般价值约800万元/台,皮带系统的生产能力及生产时间由堆取料机的取料能力决定,系统能力一般在400吨/小时以上,斗轮上设置对称布置的多个斗子,斗体由钢板焊接成整体。由于炼焦煤水分大多在10%~13%之间,很容易粘附在斗子内壁,使得有效取料能力大幅度减少,皮带系统生产能力因此大打折扣,降到200~300吨/小时,造成系统运转时间大幅加长,成本上升,生产被动;由于各个斗子粘附量不同,有时使得对称布置的取料斗子重量不平衡,加快斗轮旋转大轴承的损坏;人工清理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很快重新粘料,效果不理想。
国内已有两个关于堆取料机不粘料斗子的专利,第一个是“斗轮堆取料机新型不粘物料斗子”专利公开号CN2515169,该专利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在斗子上设有活动门,活动门与斗子通过轴销相活动连接,在设有活动门的斗子上设有挡条和活动门角度定位器;第二个是“斗轮取料机的斗子”,专利公开号CN200961276,其主要技术是:在斗子底板上开一个长方形的口,在口上装一块活动的板,在板的上方开两个孔,底板上固定两根头上带螺纹,根部是光杆的杆,板的孔装在杆上,杆上有螺纹部位处装两个螺母,板的下方做有凸台,凸台上开有孔,孔里装有销轴,销轴与底板上做的凸台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两个专利的思路不同,结构更简单,实施更简便,效果更持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一种堆取料机不粘料斗子,该堆取料机不粘料斗子用在堆取料机取料斗轮上,取料时不会或很少会从底板漏料;卸料时,由于柔性底板的自重往下打压,煤料等散料无法附着在斗子底部,从而保证斗子的有效容积,提高了堆取料机的效率,延长斗轮旋转大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人工清理。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堆取料机不粘料斗子,包括带有料斗口的本体和用于铰接在斗轮上的铰接件,所述本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为柔性结构式底板。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包括置于端部的连接板和连接在连接板上的若干条均匀密集排布的不锈钢链条。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不锈钢链条的长度大于底板跨度的10%。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板选用11条不锈钢链条密集排布而成,所述不锈钢链条的规格为B=27mm,t=23mm,d=8m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料斗口上设有斗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本实用新型的堆取料机不粘斗子用在堆取料机取料斗轮上时,由于柔性形式(不锈钢链条式)的底板在取料时不会或很少会从底板漏料;卸料时,由于底板链条的自重往下打压,煤料无法附着在斗子底部,从而保证斗子的有效容积,保持了堆取料机的高效率,延长斗轮旋转时其驱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人工清理带来的不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堆取料机不粘料斗子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堆取料机不粘料斗子的堆取料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堆取料机不粘料斗子,包括带有料斗口4的本体和用于铰接在斗轮10上的铰接件20,所述本体包括底板和侧板2,所述底板包括端部的连接板1和连接在连接板1的若干条均匀密集排布的不锈钢链条3,所述料斗口4上设有斗齿5,所述底板1用于焊接不锈钢链条3,相邻不锈钢链条3密集排布。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不锈钢链条3的长度略大于底部跨度的10%,且共选用11条不锈钢链条3密集排布而成,所述不锈钢链条3的规格为B=27mm,t=23mm,d=8mm。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0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