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隙式稳定咬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9327.0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8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小陆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C1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隙 稳定 咬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医疗中使用的稳定咬合板,适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和磨牙症等疾病的治疗,特别是一种在一次压膜的同时完成咬合面成形、整个咬合面由均质性树脂膜片材料构成、前牙区组织面局部有少量空隙的空隙式稳定咬合板。
背景技术
制作稳定咬合板的关键是在正中关系位形成正确的咬合面形态,包括正中咬合时稳定咬合板与对 牙切缘、后牙功能尖呈广泛、均匀的点面接触,尖牙颊侧形成30°—45°的尖牙引导区(密西根型),下颌侧向或前伸运动时起分离后牙的作用。稳定咬合板可以做在上颌,也可以做在下颌,一般多数做在上颌。制作稳定咬合板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1.热凝树脂间接法,是最经典耐用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骤是取精确的上下颌印模、面弓转移、正中关系记录、上全可调或半可调式架、蜡形制作、填胶、热处理、重新回架精细调整、最后患者口内试戴调整。2.自凝树脂间接法,用自凝树脂替换上述热凝树脂制作,省去蜡形制作等步骤,简化操作。3.间接直接法,口外模型上间接法先制作薄的自凝树脂框架,或用压膜法制作树脂膜片框架,再于口内用自凝树脂咬合面衬垫,完成咬合面形态。4.压膜法,在压膜的同时,完成咬合面的成形。
上述4种方法中,前3种方法制作过程都很繁琐,自凝树脂易产生异味、易变色、不耐用。第4种压膜法,虽然相对操作简单,但临床上只有牙列很整齐、稳定咬合板前后厚度差距不大的极少数情况下可行。因为christensen间隙的原理,稳定咬合板一般都是前牙区厚,后牙区薄,牙列不整齐,前后厚度的差距会更大。常规稳定咬合板都是实心的,若用压膜法,为了使前牙区达到咬合接触,许多情况下必须选择很厚的膜片,2.5mm以上的硬膜片,因压膜冷却时树脂膜片材料收缩大的原因,咬合板口内就位很困难,厚膜片切割打磨也费工费时。常规稳定咬合板还有一个缺点,因材料聚合收缩或冷却收缩引起的误差,患者初戴时常出现前牙挤压感,甚至疼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空隙式稳定咬合板,整个咬合面由均质性树脂膜片材料构成,一次压膜的同时完成咬合面成形,不需要自凝树脂咬合面二次衬垫,操作简单,前牙区组织面局部有少量空隙,患者初戴时感觉更舒适。克服了现有稳定咬合板制作过程繁琐、自凝树脂不耐用、初戴稳定咬合板时前牙不适等缺点。
空隙式稳定咬合板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空隙式稳定咬合板呈“U”形,包括咬合面、唇颊面、舌腭面和组织面。咬合面与患者的对牙接触,唇颊面位于咬合面的外侧,与患者的唇颊黏膜接触;舌腭面位于咬合面的内侧,与患者的舌头接触;组织面位于咬合面、唇颊面和舌腭面的反面,组织面覆盖牙齿和黏膜。唇颊面的前部盖过前牙牙冠1/3,唇颊面后部盖过后牙颊面倒凹1mm;舌腭面磨牙区盖过龈缘,舌腭面前牙区盖过龈缘不小于10mm,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在前牙咬合接触对应的局部组织面具有组织面空隙,所述组织面空隙是通过压膜之前,先用石膏在工作模型上填间隙获得,组织面空隙的存在使前牙区树脂膜片厚度需要量减少了,使原本前牙区厚、后牙区薄的楔形christensen间隙,变成前后间隙厚度接近,有利于均匀厚度的树脂膜片压膜,形成广泛、均匀接触的咬合面。
所述组织面空隙的空隙厚度不超过2mm,从而保证咬合面前后都有接触,而组织面空隙区树脂膜片又有足够的强度。
空隙式稳定咬合板由一张树脂膜片一次整体压制而成,覆盖整个牙列。
空隙式稳定咬合板适合用于christensen间隙前后厚度差距不超过2mm的患者,使用方法与常规稳定咬合板相同。日常清洁时注意不能用热水清洗,以免变形,也不能用消毒剂,以免变色和老化,缩短使用年限。
本实用新型空隙式稳定咬合板,因为前牙区组织面空隙的存在,使其制作过程变得很简单,一张树脂膜片一次压膜同步完成咬合面成形;咬合面为均质性的树脂膜片材料,光滑耐用;前牙区的组织面空隙,使患者初戴时感觉比常规稳定咬合板更舒适,没有前牙挤压、疼痛感。经过3年多65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隙式稳定咬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隙式稳定咬合板的前牙区矢状切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空隙式稳定咬合板的组织面空隙区水平面示意图。
图中:1、咬合面,2、唇颊面,3、舌腭面,4、组织面,5、组织面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小陆,未经周小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9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