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坩埚提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7718.9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0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武朝蓬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协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20 | 分类号: | C30B29/20;C30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赵爱军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坩埚 提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生法生长蓝宝石单晶的坩埚提取装置,属于蓝宝石晶体单晶炉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色蓝宝石(α-Al2O3)属六方晶系,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强度高、硬度大、耐冲刷,被广泛应用于红外军用装置、空中光学侦查系统、高功率强激光等窗口材料和半导体衬底材料。目前蓝宝石晶体的生长方法主要包括热交换法、泡生法、导模法等,其中泡生法由于其成本低、尺寸大、利用率高、生长晶体位错密度低等优点,成为蓝宝石晶体规模化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目前从泡生法蓝宝石单晶炉中取出钨/钼坩埚时,通常采用的传统方法是利用宽铜编带捆绑坩埚,然后使用龙门吊将其吊起取出。实际使用过程中,单晶炉内坩埚与发热体间隙较小,采用宽铜编带捆绑坩埚难度大,耗时长且完全依赖人工,生产效率低;另一方面由于泡生法生长的蓝宝石晶体重量可达百余公斤,宽铜编带因抗拉强度低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滑落、断裂现象,造成坩埚和晶体的报损,不安全系数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在单晶炉内提取坩埚时操作困难、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坩埚提取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易于加工、操作简单,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提取效率低、安全系数低等实际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坩埚提取装置,包括:
承重吊杆;
用于卡装夹持坩埚的内卡紧结构,包括固连在所述承重吊杆下方的用于沿所述坩埚周向分布而卡夹在所述坩埚外部的多个卡爪;以及,
套装于所述多个卡爪外部的用于将多个所述卡爪收紧固定在所述坩埚外部的外卡筒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内卡紧结构还包括固连于所述承重吊杆下端的底盘;
所述底盘的形状与坩埚形状相匹配,且所述底盘的尺寸与所述坩埚外径尺寸相同,多个所述卡爪沿所述底盘的外周分布在所述底盘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坩埚底部外壁呈弧形结构;每一卡爪的底端端部均具有与所述坩埚底部的弧形结构相匹配的向内弯曲的弧形勾爪。
进一步的,所述卡爪的数量为八个,且八个卡爪均匀分布在所述底盘的外周。
进一步的,所述坩埚为圆形坩埚;所述底盘为与所述坩埚结构匹配的圆形底盘,所述底盘的轴心与所述承重吊杆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上对称分布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卡筒结构包括:
用于与所述内卡紧结构连接的套筒,套装于所述承重吊杆的外部;
底端开口的承载架,套装在多个所述卡爪的外部,其顶端与所述套筒底端连接;以及,
用于将所述多个卡爪收紧固定在所述坩埚外部的卡环,连接于所述承载架的底端开口处,并环绕设置于所述多个卡爪的外围。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架为套设于多个所述卡爪外部的框架结构,其轴心与所述套筒、所述承重吊杆的轴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吊杆上自上而下分布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套筒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套筒的第二安装孔内穿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多个第一安装孔中的一个第一安装孔的连接栓。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吊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提拉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坩埚提取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容易制作、成本投入较低,操作过程简单,减少了取坩埚过程中的人工操作,提高提取坩埚的效率,安全系数高,有效防止了坩埚提取过程中的滑落现象,杜绝不必要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坩埚提取装置的内卡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图1的俯视图;
图3表示图1中A局部的卡爪底端端部的弧形勾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坩埚提取装置的外卡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图4的俯视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坩埚提取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坩埚提取装置,其包括:
承重吊杆1;
用于卡装夹持坩埚4的内卡紧结构,包括固连在承重吊杆1下方的用于沿坩埚4周向分布而卡夹在坩埚4外部的多个卡爪21;以及,
套装于多个卡爪21外部的用于将多个卡爪21收紧固定在坩埚4外部的外卡筒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协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协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77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式废旧电线回收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FFC半自动铝箔贴付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