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焚烧炉的具有抗变形的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3702.0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2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孙锡连;陈喜;杭焕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鼎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04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焚烧 具有 变形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焚烧炉的具有抗变形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都会产生废气,废气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危害,污染了大气,因此,需要将废气处理成无害气体后允许排放,相当多的废气为气态的有机化合物,采用焚烧工艺是最普遍、效果较好,成本最低的废气处理工艺。而在焚烧炉焚烧过程中,焚烧炉中的筒体部分往往会因为受热而膨胀,而在焚烧炉上往往装有小车,小车的作用是用来帮助焚烧炉的移动,以省去采用行车吊运带来的不便,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后,筒体受热膨胀引起的压力将对小车与筒体连接部位即支柱造成挤压,支柱上的压力得不到释放的话,将对支柱造成破坏性影响,引起变形的问题;另外,传统的小车与焚烧炉筒体的固定方式单一,在稳固方面有不足之处,对于这种大型设备,小车支撑是否稳定,影响着生产安全。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固定稳固又能抗变形的移动装置是业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固定稳固的能够及时释放压力的用于焚烧炉的具有抗变形的移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焚烧炉的具有抗变形的移动装置,安装在焚烧炉的筒体上,包括用于移动焚烧炉的小车,所述小车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两边的车轮,所述的小车下方设置有用于小车行走的轻轨,所述轻轨与小车的车轮滚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表面一端两侧分别连接有可在底座上自由移动的前部支柱,底座上表面另一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部支柱,所述前部支柱顶端和后部支柱顶端与焚烧炉的筒体固定连接。
为了使筒体与小车固定稳固,所述前部支柱顶端和后部支柱顶端与焚烧炉的筒体为焊接。
为了前部支柱在底座上移动顺畅,所述前部支柱底部设置有多个并列排列的滚柱,所述的滚柱与底座上表面为滚动连接,所述前部支柱与小车的移动均在同一条方向上。
作为优选,所述滚柱有5个,所述5个滚柱之间均匀排列。
为了加强支撑效果,更好的稳固筒体,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筒体的2个对称设置的斜支撑,所述2个斜支撑一端分别与底座两侧焊接,另一端与筒体底部焊接,所述斜支撑在小车行进方向上的投影与前部支柱或后部支柱之间的夹角α为50~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抗变形能力强:改变传统的小车的支柱固定焊死在筒体的槽钢上的方法,把小车的后部支柱固定不动,把前部支柱设计为可移动,当筒体受热膨胀后,前部支柱将因为膨胀压力的作用而移动,防止了前部支柱固定死带来的连接部位易变形的问题,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不从支柱材料的改变来达到抗变形能力提高,仅仅是巧妙的改装设备结构,就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2)稳定性强:采用斜支撑,选取特定的角度,加强支撑效果,使得整个设备被固定的非常稳固,增加其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焚烧炉的具有抗变形的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小车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中:1.筒体,2.小车,21.底座,22.车轮,3.轻轨,4.前部支柱,5.后部支柱,6.滚柱,7.斜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焚烧炉的具有抗变形的移动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安装在焚烧炉的筒体1上,包括用于移动焚烧炉的小车2,小车2包括底座21和安装在底座21两边的车轮22,小车2下方设置有用于小车2行走的轻轨3,轻轨3与小车2的车轮22滚动连接,底座21上表面一端两侧分别连接有可在底座21上自由移动的前部支柱4,前部支柱4底部设置有5个均匀排列的滚柱6,滚柱6与底座21上表面为滚动连接,前部支柱4与小车2的移动均在同一条方向上,底座21上表面另一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部支柱5,前部支柱4顶端和后部支柱5顶端与焚烧炉的筒体1焊接。
为加强筒体1与小车2的固定效果,底座21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筒体1的2个对称设置的斜支撑7,2个斜支撑7一端分别与底座21两侧焊接,另一端与筒体1底部焊接,斜支撑7在小车2行进方向上的投影与前部支柱4或后部支柱5之间的夹角α为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鼎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鼎龙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3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