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3579.2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5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军;潘子龙;田素波;李小刚;刘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柱 人行道 前置 日光温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光温室,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 属于蔬菜温室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日光温室以土质墙体为围护结构,建造时地面进行下挖,利用下挖的土壤构筑较厚的土质墙体,形成一种下沉式日光温室。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下沉式日光温室,受栽培床下挖深度的影响,造成温室前部栽培床面出现较长的遮荫区,冬春季温室前部栽培床见不到阳光,蔬菜会因温度特别是地温过低而出现“低温障碍”,如黄瓜叶片黄化,不发根,地上茎粗短不往上长,植株不伸展,同时,温室前底脚斜坡处的棚膜流滴问题突出:流滴导致温室前底脚斜坡处湿度过大,深冬时地温低、植株根系长势受抑;很多病菌随溅水传播,致靠近温室前底脚斜坡处的植株发病率明显增大;流滴浸透温室前底脚斜坡土层,一方面非常适宜各种病虫害寄生的杂草滋生,另一方面也会让温室前底脚斜坡土层被浸透后坍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温室前部栽培床面采光率低、温室前底脚斜坡处的棚膜流滴问题突出的缺陷,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日光温室后,具有合理利用温室内的空间条件、将温室棚膜滴水引流到棚外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包括墙体、栽培床和棚架,墙体包括后墙体和两侧的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架由拱梁和沿后墙体设置的一排立柱构成,拱梁的前端内侧设有前底脚斜坡,前底脚斜坡的底部设有人行道,栽培床位于后墙体、两侧的山墙与人行道之间。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前底脚斜坡的顶部沿东西向设有“V”型排水槽。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前底脚斜坡内侧面设有倾斜的前混凝土厦板,人行道设置在前混凝土厦板的底部。
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前底脚斜坡上设有“V”型排水槽。
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拱梁的前端固定在前基座上,拱梁的后端固定在后墙体的顶部,拱梁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地平面,拱梁所在的平面与后墙体所在的平面垂直。
再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人行道与前混凝土厦板内侧的距离为0 m,人行道的宽度为80cm,高于栽培床所在平面10 cm。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立柱设置在后墙体内侧并垂直于地平面。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立柱与后墙体下端内侧的距离为0 m,高度为5.2 m,立柱的顶端位于拱梁的最高处,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的距离为3.0 m。
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后墙体内侧墙面与栽培床平面的倾斜角为95°~100°,后墙体的内侧面倾斜设置有50cm高的后混凝土厦板。
一种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前底脚斜坡的顶宽为15cm,前底脚斜坡的下底宽为20cm。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将人行道设置在温室内的前底脚斜坡处,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温室内的空间条件,在不减少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有效地解决了冬季日光温室南侧蔬菜长势差、产量低的问题;温室前底脚斜坡上设置排水槽能够将温室棚膜滴水引流到棚外,有效地减少了留在温室内的滴水量,改善了温室前部的高湿环境,减少了病害,植株生长健壮,保证了全温室蔬菜均衡生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日光温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栽培床,2-后墙体,3-立柱,4-拱梁,5-前底脚斜坡,6-人行道,7-后混凝土厦板,8-前坡,9-后坡,10-排水槽,11-前混凝土厦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包括墙体和棚架,内跨为11~13 m。
墙体夯土而成,墙体包括后墙体2和两侧的山墙,后墙体2的一端连接一侧的山墙,后墙体2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侧的山墙;
后墙体2在地平面以上的高度为3.2 m,后墙体2下端的厚度为4.0 m,后墙体2上端的厚度为1.8 m ,后墙体2内侧墙面与栽培床1平面的倾斜角为95°~100°,贴合后墙体2的内侧面地面以上倾斜安装50 cm高的后混凝土厦板7护坡,抹缝割直;
两侧山墙的山顶在地平面以上的高度分别为4.2 m;
棚架设置在由后墙体2与两侧的山墙围城的空间上方,棚架由立柱3和拱梁4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35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拌料功能的投饵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袋装食用菌包的等离子杀菌搔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