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TM自动柜员机安全防护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2638.4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6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陆晶洁;杜斌;缪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明装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2/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tm 自动柜员机 安全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银行取款安全保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ATM自动取款机安全防护舱。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常采用ATM存取款机以方便客户更加快捷方便地进行提款、存款、转账等银行柜台服务。为了够抵抗外界的雨雪和暴晒等对ATM自动柜员机的自然破坏,同时有效维护用户的安全隐私及减少安全隐患,ATM自动柜员机安全防护舱应运而生。
通常,ATM自动柜员机安全防护舱为独立亭设计,由金属框架、顶盖、连接金属框架两侧的固定玻璃,及位于中间的移动式玻璃,从而与内侧的墙体围成一个封闭的舱体,用于放置ATM机(设置于墙体内)及为客户提供取款的空间。其中移动式玻璃为舱门,由感应锁或槽式刷卡器来控制舱门的开关,给客户提供相对安全隐私的存取款空间。
然而,上述结构的ATM防护舱单独设置,安全性较低,且ATM机仅为一个,无法满足经济发达、人员流动性大、环境复杂的沿海城市的需要,多个ATM机组合构成一个自助银行区域是未来的趋势。目前,常见的自助银行由多台ATM机分设于墙体内,相邻ATM机之间采用分隔屏风隔开,在进入该自助银行区域时,设置有槽式刷卡器来控制的移动门,但在整个区域内是没有相对独立的防护区,各ATM机之间仅有一个隔板式屏风,只要进入自助银行区,就没有其他防护措施,很容易给不法分子创造机会,不仅对个人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还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ATM自动柜员机安全防护舱,通过结构的改进,提高了自助银行区域的使用安全性,安装方便且智能美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TM自动柜员机安全防护舱,包括分隔相邻ATM机的隔断结构及门面框架,所述门面框架设置于相邻所述隔断结构上,该门面框架顶部与天花板固定,底部与地面固定,由两侧分隔框及中间的门框构成,所述分隔框内、外两侧均覆盖有防火板,所述门框与所述ATM机位置对应,所述门框内设有玻璃门,该玻璃门一侧与所述门框铰接,所述玻璃门的上方,设有广告灯箱。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门面框架为钢结构框,由方管拼接构成,所述分隔框内设置可安装多个横向的加强筋,所述防火板铺设于其内、外两侧,门面框架的中间设有门框,门框上方为广告灯箱,一方面增加室内明亮度,一方面为银行提供广告宣传的平台,门框内设置玻璃门,玻璃门一侧与门框铰接,一般设计为内推式较为安全,同时为提高防盗性,可以玻璃门内侧设置一插销类锁扣,用户在进入玻璃门后,将插销锁锁固,办理完业务后,打开插销锁,拉开玻璃门走出,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单独的防护舱,但所有防护舱位于同一屋顶下,门面框架顶部与天花板固定,底部与地面固定,一是提高稳固度,再则是提高自助区域内的整体协调性,美观性更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侧分隔框内设置有复数根横向布置的加强筋,所述两侧分隔框下半部分别嵌设有一垃圾箱。充分利用空间,将垃圾箱嵌入设计,提高整体性、美观性,节约有限的区域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断结构由不锈钢框架及设置于不锈钢框架内的夹胶玻璃构成。以夹胶玻璃进行隔断,增加室内的通透性,整体环境更为明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广告灯箱内侧、所述门面框架结构上设有检修口,方便对广告灯箱的日常维护。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玻璃门中间设有不锈钢拉手。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在对应每一ATM机设置一门面框架,与两侧的隔断结构围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提高ATM机使用私密性和安全性;又在独立体基础上以防火板装饰表面,将各个独立空间组合在一个连续的平整的面层上,避免独立舱体之间不连贯的死角产生,连贯的设计风格与自助银行及主体银行装修风格一致,整体性、美观性得到提升;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门面框架顶部与天花板固定,底部与地面固定,从而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封闭式的独立空间,因此能够有效地保障用户的隐私、财物及人身安全;
3、内嵌式垃圾箱,避免了垃圾箱外置,充分利用空间,提高整体性、美观性,节约有限的区域空间;
4、本实用新型的隔断结构采用夹胶玻璃,不仅保障了用户的私密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增加室内的通透性,整体环境更为明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门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明装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明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26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