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用过滤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1352.4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4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家明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D29/5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王楚鸿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管,尤其涉及一种泵用过滤管。
背景技术
水泵,尤其是潜水泵,在使用时,泵体在抽取液体的同时,也会将掺杂在液体中的固体杂质一并吸入泵内,从而对泵体,尤其对叶轮等造成极大的破坏,常用泵体一般都会在吸水口设置过滤装置,以防止吸入固体物质,但常用的过滤方式都存在过滤效果不佳,或者滤网容易堵塞的现象,使得维护频率高,须时常清洗和保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过滤效果出众的的泵用过滤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泵用过滤管,包括外过滤管及嵌套在外过滤管内的内过滤管,所述外过滤管上端与中空接头相连接,下端设置有罩状外堵头,外过滤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沿轴向呈螺旋状分布的外过滤孔,所述内过滤管上端与接头相连接,下端设置有罩状内堵头,该内过滤管的管壁上沿轴向均匀分布有多列内过滤孔。
所述外过滤管上下端口处分别设置有与接头及外堵头相咬合的倒锯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通过采用双重结构的设计,有效滤除掉杂质,同时,由于外过滤管上的外过滤孔呈螺旋状分布,使得外过滤管与内过滤管之间的流体形成螺旋状,有效去除内过滤管上的覆盖物,既增强过滤效果,又能减少维护频率,经济实用,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为: 2-接头;3-内过滤管;4-外过滤管;5-内过滤孔;6-内堵头;7-倒锯齿;8-外堵头;9-外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泵用过滤管,包括外过滤管4及嵌套在外过滤管4内的内过滤管3,所述外过滤管4上端与中空接头2相连接,下端设置有罩状外堵头8,外过滤管4的管壁上设置有沿轴向呈螺旋状分布的外过滤孔9,所述内过滤管3上端与接头相连接,下端设置有罩状内堵头6,该内过滤管3的管壁上沿轴向均匀分布有多列内过滤孔5。
所述外过滤管4上下端口处分别设置有与接头2及外堵头8相咬合的倒锯齿7,以防止脱落。
泵体在抽取过程中,液体先经外过滤管4,进行第一次的粗过滤,由于外过滤管4上的外过滤孔9呈螺旋状分布,使得液体呈螺旋状均匀在外过滤管4和内过滤管3之间的空间内流动,有效冲洗掉内过滤管3上的固态杂质,防止内过滤管3管壁上的内过滤孔5被堵塞,内过滤孔5对液体实现二次细过滤,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使过滤后的液体经接头2进入泵体内,减少过滤管及泵体的维护频率,提高了泵效。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家明,未经陈家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13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