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生物解磷培养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1215.0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5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令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微生物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检测微生物解磷能力的微生物解磷培养瓶。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解磷研究和生产生物磷肥质量控制中,常需要检测微生物的解磷能力。常规的检测用培养瓶都是普通的细口瓶。由于这种培养瓶解磷微生物解出来的水溶性磷,与未解前的含磷物质汇合在一起,造成检测误差在60%以上,影响检测的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要解决采用常规解磷培养瓶混合液体,造成的解磷活性检测误差过大不准确的问题。
满足解磷微生物的研究和解磷肥料质量控制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微生物解磷培养瓶,可以将解出来的水溶性磷与未解的含磷物质分开,消除混合液体干扰造成的检测误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解磷培养瓶,包括解磷培养室,水溶性磷液体室,连接管,圆筒口,其中所述解磷培养室上部设置圆筒口,用于注入培养液;水溶性磷液体室设置圆筒口,用于取检测液体,所述解磷培养室与水溶性磷液体室之间由所述连接管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上部的所述解磷培养室为直径为10-15cm、高度为15cm的玻璃容器;
进一步地,位于下部的所述水溶性磷液体室用直径为10-15cm、高度为10cm玻璃制成;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连接管为带有格兰阀门的玻璃柱形圆筒;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连接管中填充人造棉或其他过滤物质。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解磷微生物的检测中,将解出来的水溶性磷与未解的含磷物质分开,消除混合液体干扰造成的检测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微生物解磷培养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解磷培养瓶包括解磷培养室1,水溶性磷液体室2,连接管3,圆筒口4和5。位于上部的解磷培养室1为直径为10-15cm高度为15cm的玻璃容器;位于下部的水溶性磷液体室2用同样直径而高度为10cm玻璃制成,培养室1与水溶性磷液体室2之间由连接管3连接,其中该连接管3为带有格兰阀门的,并填充人造棉或其他过滤物质制成的玻璃柱形圆筒。解磷培养室1上部设置圆筒口4,用于注入解磷培养液。水溶性磷液体室2设置圆筒口5,用于取检测液体。解磷培养室内的培养液6包括解磷微生物与含磷物质。
解磷检测瓶的操作如下:
第一步:关闭格兰阀门,将配制好的培养液6,通过圆筒口4注入到解磷培养室1内。
第二步:按照常规解磷方法培养一定时间后,打开格兰阀门,将三分之一的液态培养液滴入水溶性磷液体室2内。
第三步:从圆筒口5取液态,按照解磷检测的常规方法检测。
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在解磷微生物的检测中,将解出来的水溶性磷与未解的含磷物质分开,消除混合液体干扰造成的检测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12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