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断路器手车联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0155.0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7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滕超;王宾军;曲荣原;王书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成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133 | 分类号: | H02B11/133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周述志 |
地址: | 264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手车 联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具体涉及供电设备的10kV断路器手车联锁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较早生产的JYN2-10型断路器手车还在各供电部门广泛应用,该断路器手车五防机构不完善,操作该类断路器手车时必须由操作人员将手经操作手孔伸进断路器手车内握住联锁杆将联锁杆压下,联锁杆与开关柜锁孔分离后才能移动手车进出。由于断路器手车内部带电部分与联锁杆之间非全封闭,联锁杆与带电体之间没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或操作不当,极易引起由于安全距离不足,造成人员电弧烧伤。对设备和人身造成伤害,不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使用的JYN2-10型断路器手车在联锁操作时存在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灵活方便的断路器手车联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断路器手车联锁装置,包括一联锁杆,联锁杆的下端带有螺纹,其穿过手车下部的支撑板采用螺母固定,联锁杆的上端穿过手车顶部盖板,在联锁杆上套装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板相抵,另一端与联锁杆上的弹簧卡盘相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锁杆上固定一与联锁杆垂直的联锁操作杆,联锁操作杆位于联锁杆上的弹簧卡盘上部并横向伸出于断路器手车的操作口之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确保操作人员在进行联锁操作时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该断路器手车联锁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目前使用的较早生产的JYN2-10型断路器手车改造中。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1、车体,2、联锁杆,3、支撑板,4、弹簧,5、弹簧卡盘,6、螺母,7、联锁操作杆,8、操作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断路器手车,在车体1上设有操作口8,通过操作口8的空间来进行联锁操作。
结合图1及图2所示,断路器手车联锁装置,包括一联锁杆2,联锁杆的下端带有螺纹,其穿过手车下部的支撑板3采用螺母6固定,联锁杆2的上端穿过手车顶部盖板,在联锁杆2上套装弹簧4,弹簧4的一端与支撑板3相抵,另一端与联锁杆上的弹簧卡盘5相抵。
传统操作时,是操作人员将手伸进图1所示的操作口8握住联锁杆2向下拉动,联锁杆向下移动,其顶端与开关柜的锁孔分离后便可实现手车的自由进入。但是联锁杆与带电体之间没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或操作不当,极易引起由于安全距离不足,造成人员电弧烧伤。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联锁装置的基础上,在联锁杆2上固定一与联锁杆垂直的联锁操作杆7,联锁操作杆7位于联锁杆上的弹簧卡盘5上部并横向伸出于断路器手车的操作口8之外。
具体实施时,保持JYN2-10断路器手车原来联锁操作杆的强度、操作方式及弹簧行程、弹力不变的基础上,在原联锁杆上的弹簧卡盘上部的杆体上增加一开口销孔,通过销孔固定联锁操作杆即可,联锁操作杆的长度以伸出操作口后能够方便拉动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成市供电公司,未经荣成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01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柠檬酸发酵的多组搅拌生化反应器
- 下一篇:吊顶单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