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OMPACT PCI背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3743.1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9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变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遆俊臣 |
地址: | 10003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mpact pci 背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OMPACT PCI背板。
背景技术
Compact PCI具有开放、可靠、可热插拔等特性,除了可以广泛应用在通讯、网络、计算机、电话的整合外,同时,也适用于实时系统控制、产业自动化、实时数据采集、军事系统等需要高速运算的领域,以及智能交通、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水利等领域中要求级高可靠度和较长使用寿命的模块中。采用CompactPCI架构的工业PC,相对商业PC的架构来讲,完全适应相对较为恶劣的作业环境,并保持稳定运行。
但是,现有的CompactPCI,由于PCI 总线信号传输强度的限制,通常当工作在33MHz情况下最多可以支持7个扩展槽位,当工作在66MHz情况下最多可以支持3个扩展槽位,如果需要外接更多的设备,则必须要通过PCI 到 PCI的扩展桥芯片实现总线的扩展,通常的扩展方式都需要专门的空间,并装载扩展电路,因此浪费了机箱内本就紧张的空间资源,而且由于信号走线不规范,信号质量也将下降,从而导致外部设备工作不稳定。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COMPACT PCI背板的扩展方式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可充分利用背板空间资源,并且安装方便,运行可靠的新的COMPACT PCI背板, 实属当前本领域级需改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COMPACT PCI背板,使其可充分利用背板空间资源,并且安装方便,运行可靠,从而克服现有的COMPACT PCI背板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COMPACT PCI背板,包括两级以上分背板以及连接相邻级别分背板的的扩展模块,其中:一级分背板的第一个槽位为主机板槽位,其它槽位以及其它级别分背板的所有槽位均为设备槽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扩展模块包括PCI到PCI的桥芯片,该桥芯片的主PCI接口端与上一级分背板连接,从PCI接口端与下一级分背板连接。
所述的扩展模块还包括中断信号接口IRQA、IRQB、IRQC、IRQD,分别与相邻两级分背板的中断信号接口连接。
所述的相邻两级分背板与扩展模块通过符合Compact PCI 2.0规范的接插件P1、P2连接并分配信号。
所述的接插件P1、P2采用2毫米间距的插孔式5行连接器,P1一共25列中间有3列拨玛键,有效共110个信号引脚,P2一共有22列共110个有效引脚。
所述的扩展模块固定于相邻两级分背板的后侧。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1、节约机箱内的空间,使标准机箱内可以用来连接外部设备的槽位增 加;
2、多个Compact PCI 背板级联连接,无缝拼接后仿佛一块Compact PCI 背板;
3、Compact PCI 背板槽位数量灵活配置,每一个Compact PCI 背板如同组件,根据不同需求,搭配不同的组合;
4、包括次级Compact PCI 背板的主板位置,每一个槽位都能够支持外部设备;
5、Compact PCI 背板和Compact PCI 扩展板安装紧密,可靠,并且拆卸,装配灵活,方便,更适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COMPACT PCI背板的两级分背板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COMPACT PCI背板,包括两级以上分背板以及连接相邻级别分背板的的扩展模块2,其中,一级分背板11的第一个槽位(例如最左边或最右边的槽位)为主机板(CPU卡)槽位,用来安装CPU主板,其它槽位以及其它级别分背板的所有槽位均为普 通的设备槽位,用来安装外部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变智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变智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3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