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气医疗器械声音报警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3544.0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1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齐丽晶;张赟;高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H11/06 | 分类号: | G01H1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李淑惠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医疗器械 声音 报警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仪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测试电气医疗器械中声音报警是否符合YY 0709-2009(国际标准号60601-1-8:2003)中相关要求的测试装置。尤其适合于国家检测中心及相关企业的产品检测。
背景技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9年12月25日发布了《YY0709-2009医用电气设备第1-8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通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电气系统中报警系统的测试和指南》,并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等同采用IEC60601-1-8:2003。标准要求报警声音需要符合下表的要求:
表1
表2
目前,通常用来测试医疗器械中声音报警的技术方案是使用示波器测量驱动发声器的电信号,并通过对电信号的分析来判断声音报警是否符合YY 0709-2009标准的要求。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1.声音信号的特性既由驱动它的电信号决定也由发声器的特性决定。仅仅测试驱动它的电信号并不能够完全反应该信号的真实情况;2.示波器一般只能对时域特性进行有效分析,并不能分析出标准中要求的频域特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在技术中非直接测量的不准确性及不能分析频域特性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气医疗器械声音报警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气医疗器械声音报警测试装置,包括声音采集设备、A/D转换卡、微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器;其中,声音采集设备通过数据线与A/D转换卡双向连接,A/D转换卡通过数据线再与微处理器双向连接,微处理器同时分别连接存储器和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使用声音采集设备采集声音报警信号,并通过A/D转换卡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易于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数字信号,之后由微处理器通过软件来完成分析、测试及结果显示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高效准确的声音报警测试,其优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直接对声音本身进行测量,从信号源的选取上比传统方法更加准确。
第二、通过对信号的转换盒处理,可以实现对频域信号的分析和测量,测试比传统方法更加全面。
第三、通过与标准库的比对可以快速而直观的输出测试结果,省去了复杂的手动寻点测量过程,进一步保证的测量的高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气医疗器械声音报警测试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逻辑关系示意图。
参照附图,对于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而言,从对本实用新型方法的详细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电气医疗器械声音报警测试装置,包括声音采集设备、A/D转换卡、微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器;其中,声音采集设备通过数据线与A/D转换卡双向连接,A/D转换卡通过数据线再与微处理器双向连接,微处理器同时分别连接存储器和显示器。
声音采集设备(可采用带有AC输出接口的声级计)、A/D转换卡(可采用电脑的声卡)。
该装置的测试步骤如下:
步骤1,首先建立各模块的物理连接,并使待测设备发出声音报警,开始对报警声音进行检测。
步骤2,使用声音采集设备采集报警声音并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
步骤3,A/D转换卡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入微处理器。
步骤4,微处理器基于其上的处理软件得到需要测试的所有参数,并将参数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结论显示在显示器上。
实施例2:
本例中的微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器可以由PC机代替,代替后装置的逻辑关系可参见图2,该装置的硬件部分包括声音采集模块(同例1中的声音采集设备)、信号转换模块(同例1中的A/D转换卡)、信号处理模块(同例1中的微处理器)、信号存储模块(同例1中的存储器)及测试结果显示模块(同例1中的显示器)。
软件部分由PC机通过其上的处理软件来完成分析、测试及结果显示的过程。软件部分包括:时域信号处理单元、频域信号处理单元、信号比对模块和标准信号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未经天津市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35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