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实现主轴自动换向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1915.1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4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马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西马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9/00 | 分类号: | B23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实现 主轴 自动 换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实现主轴正、反转功能的自动换向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床领域,实现主轴正、反转功能的现有技术为:通过双手操作转换开关或者用脚踏开关控制控制主轴正、反转。在车间作业过程中,如果能够通过单手操作来控制主轴的正、反向的切换,势必有利于提高机床操控的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实现主轴自动换向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实现主轴自动换向的装置,包括:主轴箱、设于主轴箱的蜗杆支承箱体、设于蜗杆支承箱体的环形壳体以及固定于该环形壳体的操作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环、导电条、正反转操作杆、弹簧,所述操作手柄组件设有沿手柄延伸方向贯穿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包括正反转操作杆尾部装配腔、弹簧压缩腔、正反转操纵杆容置腔,所述装配孔设有可进入环形壳体内腔且端部设置金属体的正反转操作杆,所述蜗杆支承箱体的轴齿装配腔中设有一端位于环形壳体内腔且套设于轴齿的导电环,蜗杆支承箱体底部设有与轴齿装配腔相通的导电条安装孔,该导电条安装孔设有以接触片固定架固定且套设于导电环的导电条,所述导电条连接由单片机控制的主轴控制板,所述正反转操作杆位于正反转操作杆尾部装配腔以及弹簧压缩腔部分套设弹簧。
所述接触片固定架具有:一与导电条安装孔形一致的凸部,该凸部设有与导电条对应的螺钉安装孔;一设于凸部下方的基座,其通过螺钉固定于蜗杆支承箱体的底部。
所述导电环内周面设有导电环键槽,其与设于轴齿对应位置处的键槽配合键进行固定。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在于:默认状态时正转,通过按动(点动)正反转操纵杆, 使操纵杆的金属体与导电环接触一下,再通过导电环上的导电条连接线将此信号传递给控制线路板的S1端口,此端口将这一来自金属对地的脉冲信号输入给单片机,单片机经过处理后给电机输出一个改变转向的信号,此时输出时反转;再按动一下正反转操纵杆,就能改变成正转,点动后利用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自动复位,依此操作就能方便的实现用单手操作一个按钮就能使主轴进行正、反向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单手即可控制主轴的正、反向的切换,使得钻铣床的操控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电条与接触片固定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钢球安装位置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方便实现主轴自动换向的装置,包括:主轴箱L1、设于主轴箱的蜗杆支承箱体L2、设于蜗杆支承箱体的环形壳体L3以及固定于该环形壳体的操作手柄组件8,其还包括:导电环1、导电条3、正反转操作杆6、弹簧7,所述操作手柄组件设有沿手柄延伸方向贯穿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包括正反转操作杆尾部装配腔a、弹簧压缩腔b、正反转操纵杆容置腔c,该装配孔位于操作手柄组件自由端的入口处的正反转操作杆尾部装配腔a、弹簧压缩腔b呈台阶状,所述装配孔设有可进入环形壳体内腔且端部设置金属体的正反转操作杆6,该正反转操作杆具有装设于正反转操作杆尾部装配腔的尾部,所述蜗杆支承箱体的轴齿装配腔中设有一端位于环形壳体内腔且套设于轴齿的导电环1,蜗杆支承箱体底部设有与轴齿装配腔相通的导电条安装孔,该导电条安装孔设有以接触片固定架4固定且套设于导电环的导电条3,所述导电条连接由单片机控制的主轴控制板,所述正反转操作杆位于正反转操作杆尾部装配腔以及弹簧压缩腔部分套设弹簧7。
所述接触片固定架具有:一与导电条安装孔形一致的凸部,该凸部设有与导电条对应的螺钉安装孔,导电条通过十字槽盘头螺钉2固定于该凸部的凹槽中;一设于凸部下方的基座,其通过十字槽沉头螺钉5固定于蜗杆支承箱体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西马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西马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19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面板组合
- 下一篇:基于重合脉冲计数的异频双相位重合检测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