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燃料压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0328.0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5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国彪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800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燃料 压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即一种生物质燃料压粒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等矿物质能源日趋紧张,农作物秸秆、杂草、木屑等生物质燃料受到重视,特别是将生物质原料粉碎压缩制成的颗粒燃料,其密度和热值均接近了煤炭的指标,并已用于工业生产。可是,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加工过程比较复杂,能耗很高,对设备的性能要求很高,现有设备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现有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设备,其工作原理都是通过动力将粉碎的生物质物料从狭小的通孔中挤出而成型。其中,单孔设备性能比较稳定,但生产率较低,作业成本高。多孔设备生产率虽然很高,但工作性能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故障。发生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颗粒的挤出部件性能不佳,物料排出不畅,导致物料进多出少,造成堵塞或损坏。二是现有的动力机都是单台电机,并且设在主轴的一侧,通过皮带传动。由于动力大,偏置的电机的平衡性很差,容易造成机体变形或损坏。由于性能不佳,现有设备多不能长时间连续作业,而且对生物质物料的粒度、柔软程度等指标要求比较严格,特别是物料的水分只能在15-18%之间,因而适应范围很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稳定、不易损坏、故障率低、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的生物质燃料压粒机。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生物质燃料压粒机,包括机架、送料管、喂入口、推料器、造粒杯和动力机,其特点是:所说的机架包括底板和侧板,机架内后部固定一个轴座,轴座上端与机架的前侧板通过轴承装配主轴,主轴的前端过机架前面的侧板与抱箍相固连,抱箍抱在造粒杯的外后部。所说的造粒杯包括圆筒状杯壁和圆形杯底,杯壁上开有多个通透的压粒孔,主轴传动轮上面设有多条传动带,且分别与设在主轴上方左右两侧或左右两侧的两个主轴电机的动力输出轮相传动。在造粒杯的前方,设有与机架固连的固定轴,固定轴从推料器搅龙的轴管内穿过抵达造粒杯内,且与一支连板相固连,连板两头各装有一支转轴,每个转轴上均装配一个圆柱形的内压辊。内压辊的直径小于造粒杯的内半径,其外缘为粗糙面,内压辊与造粒杯内壁相贴近。工作时,粉碎的物料经送料管送入喂入口,经推料器推入造粒杯,主轴电机通过主轴传动轮带动造粒杯转动,造粒杯的内壁带动内压辊转动,杯内的物料即被带入造粒杯与内压辊之间而从造粒杯的压粒孔挤出。
所说的推料器包括喂入口及下方的壳体,壳体内设有搅龙,壳体外面装有推料电机,推料电机带动搅龙相转动,推料器下面设有滑道。
所说的造粒杯的直径为410-430mm,压粒孔的直径为6-12mm。
所说的连扳两端各有一支转轴,每支转轴装配一个内压辊,内压辊与造粒杯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1一0.2mm。
所说的设在主轴左右两侧的两个主轴电机,其动力输出轮的轮心与主轴的轴心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在0-5°之间。
所说的主轴外面固连有惯性轮和主轴传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物料在造粒杯和内压辊之间逐渐加压并从内压辊与造粒杯的最小间隙处集中挤出,从而获得了最佳的挤出效果,加之采用两部主电机从两侧对称传动,消除了偏振现象,增强了机械运动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适应范围,为生物质燃料的加工利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A-A左视图;
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B-B左视图;
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内压辊装配主视图;
图5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内压辊装配左视图;
图6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主轴装配主视图;
图7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主轴装配左视图;
图8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造粒杯的主视图;
图9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造粒杯的左视图;
图10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轴传动总成主视图;
图1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轴传动总成左视图;
图12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轴传动总成左视图。
图中可见:机架1,底板2,轴座3,主轴4,惯性轮5,主轴传动轮6,侧板7,抱箍8,出粒口9,造粒杯10,内压辊11,推料器12,滑道13,推料电机14,立柱15,固定轴16,搅龙17,喂入口18,落料口19,送料管20,送料口21,送料电机22,主轴电机23,上盖24,连板25,转轴26,杯壁27,杯底28,压粒孔2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国彪,未经宋国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0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洞室排水盲沟装置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含硫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