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顶钻防卡清蜡铅锤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9756.X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6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孟林;阿布力孜·艾买提;高延超;伊力夏提·吐尔逊;乌拉依木江·马木提;马瑞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0 | 分类号: | E2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顶钻防卡清蜡 铅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喷井清蜡的专用工具,是一种防顶钻防卡清蜡铅锤
背景技术
目前,自喷井清蜡使用的铅锤主要原理是利用自身重量给刮蜡片加重来辅助清蜡。在清蜡施工过程中,遇到压力比较低,提下过快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顶钻、卡钻等事故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顶钻防卡清蜡铅锤,自喷井清蜡过程中防止顶钻、卡钻事故的发生,避免刮刀铅锤掉入井中。提高了自喷井清蜡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顶钻防卡清蜡铅锤,包括吊环、铅、钢管和钻头体。其特征在于:在钢管的上端焊接有吊环;在钢管的下端有钻头体,钻头体的上端插入钢管下端中心孔,钻头体焊接在钢管的下端;在钢管内灌铸有铅;所述的钻头体为圆柱体形,钻头体的下端有圆锥面,钻头体的下端有中心孔,在钻头体的下端壁上均匀分布有四个轴向的排油豁口,四个轴向的排油豁口将钻头体的下端分割成四个扇形柱体,在扇形柱体的圆弧面上有轴向的刮削槽。
所述的吊环采用圆钢完成,顶部为半圆形,半圆形的下端有两个平行的圆钢。吊环焊接在钢管的壁上。
所述的轴向的刮削槽的横截面为矩形。
防顶钻防卡清蜡铅锤在清蜡过程中,清蜡铅锤旋转下行,能清除油管内壁的蜡。油管里面的油水混合物一部分通过钻头体下端中心孔进入,从排油豁口出,减少清蜡工具(铅锤、刮蜡片)的上下行阻力,避免顶钻隐患。防顶钻头的外径大于钻头体外径,减少了与油管避之间的摩擦阻力,避免顶钻隐患。若发生顶钻、卡钻现象,由于防卡防顶钻头设计有进出油通道,便于热洗解卡,减少防顶钻防卡清蜡铅锤掉入井内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防顶钻防卡清蜡铅锤,避免自喷井清蜡过程中发生顶钻、卡钻等事故,提高自喷井清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顶钻防卡清蜡铅锤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4是图1的C-C剖面图。
图中,1-吊环,2-铅,3-钢管,4-钻头体,5-排油豁口,6-刮削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防顶钻防卡清蜡铅锤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防顶钻防卡清蜡铅锤,包括吊环1、铅2、钢管3和钻头体4。防顶钻防卡清蜡铅锤总长度为1320mm,重量为31Kg。钢管3的外径为42mm,长度为1200mm。
在钢管3的上端焊接有一个吊环1;吊环1采用直径为12mm的圆钢完成,顶部为半圆形,半圆形的下端有两个平行的圆钢。参阅图2。两个平行的圆钢焊接在钢管3的壁上。
参阅图1。在钢管3的下端有钻头体4,钻头体4的上端插入钢管3下端中心孔,钻头体4焊接在钢管3的下端。参阅图3。在钢管3内灌铸有铅2。参阅图1。所述的钻头体4为圆柱体形最大外径为46mm。钻头体4的长度为120mm。钻头体4的下端有圆锥面,钻头体4的下端有中心孔,参阅图4。在钻头体4的下端壁上均匀分布有四个宽度为10mm的轴向的排油豁口5,四个轴向的排油豁口5将钻头体4的下端分割成四个扇形柱体,在扇形柱体的圆弧面上分别有一个轴向的刮削槽6。轴向的刮削槽6的横截面为矩形。刮削槽6的宽度为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97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丛式井场密闭试油投产的装置
- 下一篇:油井沉砂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