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堵板的挤压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9226.5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5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贺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7/00 | 分类号: | B21C27/00;B21C2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子健;李迎春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堵板 挤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堵板的挤压筒装置。
背景技术
对挤压机而言,挤压筒的长度、直径是最重要,也是最典型的工艺技术参数,挤压筒越长、直径越大,所获得的挤压制品的单重越大,生产效率越高,生产成本越低。但是,金属在挤压筒内发生塑性变形时,需要克服金属和挤压筒之间产生的强大的摩擦阻力。挤压筒直径越大、挤压筒越长,摩擦阻力越大。现代挤压机的挤压力与挤压筒的直径、长度之间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一般挤压筒的长径比为2.5-5.0之间,严重影响挤压机的生产能力,包括可挤压制品的规格、制品长度、挤压机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
此外,现有的挤压装置的堵板安装在前梁的滑移模座上,堵板的作用为限制金属流动,减少管材挤压时的穿孔损失,有利于提高挤压管材的成材率;在采用堵板进行金属管材挤压时,一般是采用两步法,先在堵板工位进行堵板穿孔,再在挤压位进行管材挤压。堵板在挤压过程中不发挥作用,挤压过程的生产效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堵板的挤压筒装置。
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堵板的挤压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筒装置包括挤压筒(1)和堵板(9),所述堵板(9)安装在堵板滑座(9a)上,该滑座(9a)安装在主柱塞(10)的端部,所述挤压筒(1)的长度和内径之比为4:1-12:1。
根据上述的挤压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挤压筒的中套的中部装有加热器。
根据上述的挤压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筒设置有多个冷却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带堵板的挤压筒,堵板和滑座安装在主柱塞的端部,堵板起到了限制金属从挤压筒中流出和传递主挤压力的作用。由于堵板的作用实现了反向挤压,挤压筒的长度是普通挤压机挤压筒长度的2-2.4倍,可以挤压的单根制品重量提高1.2-1.3倍,生产效率成倍增加。挤压筒的使用寿命是普通挤压机挤压筒的2-3倍,挤压过程的能耗降低30%。挤压筒带加热和冷却功能,使挤压系统能够连续工作,提高生产能力、生产效率、挤压筒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带堵板的挤压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挤压筒加热器分布示意图;
图3是挤压筒冷却系统示意图;
图4是挤压筒装入超长铸锭的示意图;
图5是模组插入挤压筒的示意图;
图6是挤压筒挤压制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带堵板的挤压筒包括挤压筒1、堵板9、堵板滑座9a、主柱塞10。其中,挤压筒1由内衬2、中衬3、中套4、加热器(5、5a)、挤压筒加热器测温控温装置(6、6a、7、7a、7b、7c)、挤压筒冷却区(8、、8a、8b、8c)等部分组成。堵板9安装在堵板滑座9a上,滑座9a安装在主柱塞10的端部。工作时,堵板9封住挤压筒1的右端,主柱塞10将挤压力通过堵板9传递给挤压筒1和待挤压的铸锭,堵板9起到了限制金属从挤压筒中流出和传递主挤压力的作用。见图1。
挤压筒1采用两层及以上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挤压筒1为三层结构,包括内衬2、中衬3和中套4。内衬2的材质为GH2132,中衬3和中套4的材质为H13(4Cr5MoSiV1)。内衬2和中衬3之间为过盈配合,依靠过盈配合产生的应力承受强大的挤压力。
挤压筒1的长度和内径之比可以达到4-12,是普通挤压机挤压筒长度的2-2.4倍,可以挤压的制品的单根重量提高1.2-1.3倍,生产效率成倍增加。
堵板起到了限制金属从挤压筒中流出和传递主挤压力的作用,由于堵板的作用实现了反向挤压,在挤压过程中,金属仅在模口区附近发生塑性变形,金属和挤压筒壁之间不产生摩擦,挤压筒的使用寿命是普通挤压机的2-3倍,挤压能耗降低30%。
在挤压筒中套4的中部装有加热器(5、5a),加热器的作用是对挤压筒1进行预热,预热温度在350℃-450℃之间,预热方式为电阻加热或者感应加热。各加热区分别设有各自独立的温度检测控制系统(6、6a),当检测温度低于350℃时,控制系统给电热管通电加热;当检测温度高于450℃时,控制系统断电,电热管停止加热。见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9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校正止捻器的专用工具
- 下一篇:防止水喷嘴擦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