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行平稳低噪音的自动送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7066.0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4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邓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延青 |
主分类号: | B65G27/18 | 分类号: | B65G27/18;B65G47/7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29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行 平稳 噪音 自动 送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竹机,特别是一种与制香机配合的自动送竹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成品香作为一次性消费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手工制香既费体力效率又低,逐渐被机械制香取代,自动送竹机是机械制香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为制香机送竹配合制香,比起传统的手工送竹,增加了产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一般自动送竹机都包括送竹架,前行驱动机构,存料槽,荡竹机构和夹钳机构,现今的自动送竹机的前行驱动机构一般采用气缸,因而会出现若干问题:1、气缸噪音较大,2、气缸工作时,送竹架容易产生横向和轴向的振动,3、气缸送竹丝机因为难以精密控制行程,所以会对零件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坏,影响了使用寿命,4、维护及维修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噪音较大,振动较大,结构复杂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平稳,低噪音的自动送竹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运行平稳低噪音的自动送竹机,包括送竹架,安装在送竹架上方用于存放及输送竹签的存料槽,提供动力的前行驱动机构,与存料槽配合安装用于振荡出竹的荡竹机构,安装在导轨上被前行驱动机构带动往复移动用于夹钳送竹的夹钳机构,所述的前行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与电机输出端连接的曲柄,所述的曲柄通过摆臂带动夹钳机构。
进一步,所述的曲柄通过可旋转的摆臂接头与摆臂相连。
再进一步,所述的曲柄为圆形轮盘结构,其外侧面上设置有与电机输出端不在同一条转动轴线上的连接端。
为了固定电机并使其有一定的调节范围,还包括用于固定电机的安装座,所述送竹架上纵向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座的安装槽。
为了便于竹签的自动输送,所述的存料槽为V型存料槽,下端设置有出竹豁口。
为了安装和固定夹钳机构,所述的导轨上可移动安装有L型座板,所述的L型座板的一端固定有与摆臂相连的推座,另一端安装有夹钳机构,所述的L型座板上还固定有用于推动荡竹机构荡竹的波浪滑块,所述的波浪滑块的纵向面设置为波浪形弧面。
为了使出竹送竹规则有序,便于夹钳机构夹取,所述的荡竹机构包括固定在送竹架上的主座,所述的主座上可移动安装有从出竹豁口伸入存料槽中被前行驱动机构带动相对送竹架横向来回振荡的荡竹片,所述的荡竹片顶端设置有V形开叉,所述的V形开叉下端设置有落竹口,所述的主座上还固定有设置在荡竹片与夹钳机构之间与荡竹片配合出竹的出竹片,所述的出竹片上设置有与落竹口对应的出竹口,以及调节出竹口的出竹调节片。
为了推动荡竹片来回振荡,所述的主座上设置有横向导轨,所述荡竹片可移动安装在横向导轨上,所述荡竹片连接有可以被前行驱动机构带动横向移动的导轮,所述横向导轨上还设置有和导轮一起推动荡竹片往复移动的弹性件。
为了便于夹取和移动竹签,所述的夹钳机构包括气爪,以及安装在气爪端子上的夹钳,所述的夹钳上安装有用于配合限定夹钳行程的定位片。
为了便于送竹机的移动,所述的送竹架底部设置有移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机来代替传统的气缸,减少了噪音,改善了工作环境,同时减少了送竹架在工作时的横向和纵向振动,降低了磨损,增加了送竹机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日常维护及维修更加方便、简单,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角度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不含送竹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前行驱动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夹钳机构及相关部分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荡竹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与制香机配套使用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到图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运行平稳低噪音的自动送竹机,包括送竹架1,安装在送竹架1上方用于存放及输送竹签的存料槽4,提供动力的前行驱动机构2,与存料槽4配合安装用于振荡出竹的荡竹机构5,安装在导轨31上被前行驱动机构2带动往复移动用于夹钳送竹的夹钳机构34,所述的前行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2和与电机22输出端连接的曲柄21,所述的曲柄21通过摆臂23带动夹钳机构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延青,未经邓延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70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笔芯粉收集利用装置
- 下一篇:智能型温度、湿度、电流在线实时监测触头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