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聚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3560.1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5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曲祯祥;李瑞刚;马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胜利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F04B53/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张曰俊 |
地址: | 261057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聚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聚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注聚泵是油田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生产设备,油田在投入开发后,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油层本身能量将不断地被消耗,致使油层压力不断地下降,地下原油大量脱气,粘度增加,油井产量大大减少,甚至会停喷停产,造成地下残留大量死油采不出来。
注聚泵的作用即是满足油田的多次开采,它能够将配置好的聚丙烯酰胺聚合物打入地下油层内,利用聚合物来驱动油层移动,进而将油层集中驱动至油井处进行开采。
现有技术中的注聚泵主要包括动力端和液力端等,动力端一般由原动机和柱塞组成,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至柱塞上实现柱塞的往复运动,而液力端一般由低压腔和高压腔组成,低压腔和高压腔之间设有排液阀座与隔离套,当柱塞往复运动时,聚合物首先被吸入低压腔内,进而通过排液阀座打入高压腔内,最后通过高压管线排入地下油层。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高压腔内的压力很大,一般能达到45MPa,而且在排液阀座与隔离套之间只设有一层尼龙环状物起到密封作用,因此聚合物往往在高压腔的高压下通过排液阀座与泵头体之间的间隙被压入低压腔内,导致高压腔与低压腔的导通,第一个影响是直接降低了注聚泵的容积率,第二个影响是高压的聚合物对泵头体的内壁造成冲刷,破坏泵头体的内壁环境,缩短泵头体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聚泵,其高压腔与低压腔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注聚泵,包括泵头体,所述泵头体内设有与其内腔相适配的排液阀座和隔离套,所述排液阀座与所述隔离套为环形并相互接触,所述排液阀座的外周面上设有环状的第一密封凹槽和第二密封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凹槽位于所述排液阀座与所述隔离套相接触的端面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排液阀座的外周面上设置了第一密封凹槽和第二密封凹槽,在第一密封凹槽和第二密封凹槽内均设置了密封圈,则通过两层密封结构能够避免高压腔内的聚合物通过排液阀座与泵头体之间的间隙进入低压腔内,从而有效地提高高压腔与低压腔之间的密封效果,首先能够保证注聚泵的容积率,其次能够使泵头体的内壁免受冲刷,延长其使用寿命。
由于第二密封凹槽位于排液阀座与隔离套相接触的端面上,则在高压腔与低压腔之间的压力作用下,隔离套能够对设置于第二密封凹槽内的第二密封圈产生一定的压力,使第二密封圈产生形变,与泵头体的内壁紧密接触,提高高压腔与低压腔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泵头体;2.排液阀;3.第二密封圈;4.盘根总成;5.柱塞;6.吸液阀;7.吸液阀座;8.吸液歧管;9.隔离套;10.低压腔;11.O形密封圈;12.排液阀座;13.堵头;14.压盖;15.高压腔;16.第一密封凹槽;17.第二密封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注聚泵的一种实施例,该注聚泵包括泵头体1,泵头体1大体呈筒状结构,在泵头体1的其中一个端部开口处设有压盖14用以起到密封作用,另一个端部开口处连通有吸液歧管8。
在泵头体1内设有与其内腔相适配的吸液阀座7和排液阀座12,吸液阀座7和排液阀座12均呈环形,其中,吸液阀座7靠近吸液歧管8设置,排液阀座12靠近压盖14设置,在吸液阀座7处设有与其适配的吸液阀6,吸液阀6的上端面处设有与其接触的隔离套9,该隔离套9呈环形并与泵头体1的内腔相适配,同样的,在排液阀座12处设有与其适配的排液阀2,排液阀2与压盖14之间设有同时与两者接触的堵头13,而且排液阀座12的下端面处也设有隔离套9。这样,泵头体1的内腔即被分成了三个空间:吸液歧管8与吸液阀座7之间形成第一个空间,吸液阀座7与排液阀座12之间形成第二个空间(即低压腔10),排液阀座12与堵头13之间形成第三个空间(即高压腔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胜利石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潍坊胜利石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35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