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4448.1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4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凡;王韩希;阳纯泉;卢文武;刘向荣;钟益平;李明;郑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北裕环保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1555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分子 吸收 光谱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
背景技术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以下简称GPMAS)是基于被测成分所分解成的气体对光的吸收强度与被测成分浓度的关系遵守比耳定律这一原则来进行定量测定的,根据吸收波长的不同,也可以确定被测成分而进行定性分析。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是基于GPMAS原理,通过化学反应将液相样品中的待测成分转化为气体,使气体从液相样品中分离出来并载入测量系统测定气体的含量,最后计算出样品中待测成分浓度的设备。其用于测定氨氮、硫化物、凯氏氮、总氮、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硫酸盐、氯离子、高锰酸盐指数。
请参见图1,图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的结构框图,它包括脉冲灯电源、锐线光源灯、前/后透镜组L1和L2、吸收池、样品反应器、空气泵、单色器、检测器、温控在线加热装置、信号处理系统、控制系统和读出系统。脉冲灯电源输出接至锐线光源灯,前/后透镜组L1和L2分别设置于吸收池的前后两端,单色器与后透镜组连接,且单色器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检测器、信号处理系统、控制系统与读出系统相连;样品反应器一端与吸收池相连通,控制系统通过空气泵与样品反应器的另一端相连,温控在线加热装置与样品反应器相连。基态气体分子在接受紫外线辐射时发生分子振动吸收,根据光的被吸收程度计算出分子浓度。但该仪器中设置的紫外线检测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不便于携带,不能满足户外待测物体含量测定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中的检测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不便于携带,不能满足户外待测物体含量测定的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进样装置、加热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干燥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传感器、检测器、信号处理系统、控制系统与读出系统,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气体输出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为气体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气体传感器为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热导式气体传感器或红外线气体传感器。
本专利的效果在于:采用传感器替代现有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装置中的脉冲灯电源、锐线光源灯和透镜组,简化了检测装置的结构,仪器生产成本降低,且便于携带,可对户外的待测物体进行检测,仪器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检测装置101-传感器
102-检测器103-信号处理系统
104-控制系统105-读出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它包括进样装置、加热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干燥装置和检测装置,进样装置将反应需要的试剂和样品输送到加热装置,输送过程中形成气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混合物经加热装置后进入气液分离装置,实现气体和液体分离,所得气体经干燥装置干燥后,经检测装置检测计算获得分析结果。其中,检测装置1包括依次连接的传感器101、检测器102、信号处理系统103、控制系统104与读出系统105,传感器101位于气液分离装置的气体输出口处。传感器101为气体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用来检测气体的成份和含量的气体传感器,可分为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热导式气体传感器或红外线气体传感器。红外线气体传感器可以有效地分辨气体的种类,准确测定气体的浓度,非分光红外型传感器、隔膜伽伐尼型传感器和电化学型传感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内容,不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北裕环保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北裕环保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44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钙塑箱切块去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胶喷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