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灭菌器用单向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0073.1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7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林伯毅;易学刚;余作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微(厦门)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07 | 分类号: | A61L2/07;F16K1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菌 器用 单向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类,特别是涉及一种灭菌器用单向阀。
背景技术
灭菌器是利用细菌在高温高压状态下无法存活的特点而设计的,用来灭除物品中的细菌。使用时通过放置在容器内的电热管加热容器内的水,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再通过高温水蒸气来灭菌;为了避免在灭菌过程,因中途断电,高温水蒸气未排出,温度降低,容器内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无法开盖问题,需要用到一种适于灭菌器用的单向阀装置。一种现有的灭菌器用单向阀(如图1所示),它包括包括阀体1’、阀芯2’、压缩弹簧3’、密封圈4’等,其零件在载体内部,当单向阀达到开启压力时,载体向C向流动,当小于开启压力时,单向阀关闭。这种现有的单向阀压缩弹簧3’设置在阀腔的内部,直接接触载体,压缩弹簧3’容易被腐蚀,压缩弹簧3’寿命较短,单向阀的故障率较高,而且压缩弹簧3’设在内部,调整弹簧压力(即,单向阀的开启压力)较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灭菌器用单向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灭菌器用单向阀,它包括阀体、阀芯、压缩弹簧、密封圈、螺母;所述的阀体的两侧具分别设有阀腔和沉孔,阀腔的端口敞开,阀腔的底部具有一个与阀体另一侧沉孔贯通的贯穿孔;所述的阀芯由一侧的沉头、中部的凸缘和另一侧的光杆组成,密封圈套接在沉头与凸缘之间,凸缘间隙穿设在阀体的贯穿孔内,光杆穿设在沉孔内,沉头连同套接其上的密封圈活动套置在阀腔内;所述的压缩弹簧套接在光杆上且间隙套置在沉孔内,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垫片顶靠在沉孔的底部和螺接在光杆外端的螺母上。
所述的阀芯的凸缘段上设有缺口。
采用上述方案后,与传统单向阀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压缩弹簧没有直接接触载体,减小了压缩弹簧的被腐蚀,增加了压缩弹簧的寿命,减少了单向阀的故障率;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压缩弹簧在外部,可以很方便调整压缩弹簧压力(即调整单向阀的开启压力),操作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阀芯导向性好,不易出现卡阻。
4.本实用新型的阀芯与管路的连接螺纹为密封性螺纹,易密封;传统的连接螺纹为非密封性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阀芯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灭菌器用单向阀,它包括阀体1、阀芯2、压缩弹簧3、密封圈4、螺母5、垫片6。
所述的阀体1的两侧具分别设有阀腔11和沉孔12,阀腔11的端口敞开,阀腔11的底部具有一个与阀体1另一侧沉孔12贯通的贯穿孔13。
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阀芯2由一侧的沉头21、中部的凸缘22和另一侧的光杆23组成。密封圈4套接在沉头21与凸缘22之间,凸缘22间隙穿设在阀体1的贯穿孔13内,光杆23穿设在沉孔12内,沉头21连同套接其上的密封圈4活动套置在阀腔11内。所述的压缩弹簧3套接在光杆23上且间隙套置在沉孔12内,压缩弹簧3的两端分别通过垫片6顶靠在沉孔12的底部和螺接在光杆23外端的螺母5上。
如图3所示,为了使更多的气体进出,所述的阀芯2的凸缘22段上设有缺口22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当阀体1内压力小于单向阀的开启压力时,压缩弹簧3被压缩,阀芯2、密封圈4、六角螺母5和垫片6向A向移动,密封圈4被移开不密封,单向阀打开。
2.当阀体1内压力大于单向阀的开启压力时,压缩弹簧3被拉伸,阀芯2、密封圈4、六角螺母5和垫片6向B向移动,密封圈4被压紧密封,单向阀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压缩弹簧设置在阀体的外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微(厦门)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致微(厦门)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00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橇装防爆连续油管设备
- 下一篇:采用双壁钻杆的钻井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