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变色玻璃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0527.0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0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荣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G02F1/13;G02F1/15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变色 玻璃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控变色玻璃,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办公室、商业、住宅、医院、火车、汽车、飞机等领域的可控变色玻璃窗。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办公室、商业、住宅、医院、火车、汽车、飞机等的玻璃窗,通常是采用透明或是有色玻璃,透明玻璃能够很好透过光线,能够很方便的观察外面的景物。但是,在不需要强烈的光线和有隐蔽需要时,透明玻璃的这些特点就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并且强光照射也会给人体带来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玻璃窗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调节电压或电流来控制透光率的可控变色玻璃窗。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变色玻璃窗,包括有玻璃板或钢化玻璃板构成的透明层和复合在透明层的一个表面上的由液晶玻璃或悬浮粒子玻璃构成的变色层,变色层的输入端与直交流逆变电源相连接。
所述变色层和透明层复合后的周边设置刚性边框。
所述直交流逆变电源由电压调节组件和逆变组件组成,电压调解组件包括稳压模块IC,稳压模块IC的控制点ADJ安装有滤波电容C1和该滤波电容C1并联的可变电阻RW,稳压模块IC的输出端OUT还设置有一个电阻R1;逆变组件包括推挽式连接的三极管BG1和BG2,在三极管BG1集电极和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之间设置有并联的电容C2和电感部件B,电感部件B的输出端安装有电容C3 。
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变色玻璃窗,是由一种电致变色玻璃制成,该变色窗中至少有一层是由液晶玻璃或悬浮粒子玻璃构成的变色层,且该变色层的输入端与直交流逆变电源相连接,通过直交流逆变电源控制变色层,能使变色层有效地控制进入玻璃窗内外界光的强弱,从而使变色窗能全天候地完成通风和透光等功能;同时直交流逆变电源仅由稳压模块和逆变组建构成,其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还可以满足人们的环保、节能等多种需要,电致变色玻璃的透明与否可随人们的意愿而定,变色玻璃可以在透明与不透明之间相互转换(特别是可使玻璃在似磨砂玻璃与透明玻璃之间转换),们可以通过改变透光率的手段来达到改变光环境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变色玻璃窗俯视结构图。
图2是图1可控变色玻璃窗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变色玻璃窗所用直交流逆变电源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变色玻璃窗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图中给出安装在机动车顶棚上的变色窗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该变色窗包括有玻璃板或钢化玻璃板构成的透明层2和复合在透明层2的一个表面上且与透明层2的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由液晶玻璃或悬浮粒子玻璃构成的变色层3,在变色层3和透明层2复合后的周边设置刚性边框1,变色层3的输入端与直交流逆变电源相连接。
直交流逆变电源电路如图3所示,该图给出直交流逆变电源一个实施例电路图,由电压调节组件和逆变组件两个部分组成,电压调解组件包括稳压模块IC,在该稳压模块IC的控制点ADJ安装有滤波电容C1和该滤波电容C1并联的可变电阻RW,而在稳压模块IC的输出端OUT还设置有一个电阻R1,其中的可变电阻RW可采用多圈电位器;逆变组件包括推挽式连接的三极管BG1和BG2,在三极管BG1集电极和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之间设置有并联的电容C2和电感部件B,使电容C2与电感部件B构成一个振荡器,且在电感部件B的输出端安装有由电容C3构成的隔直部件。
该变色玻璃窗中至少有一层是由液晶玻璃或悬浮粒子玻璃构成的变色层,且该变色层的输入端与直交流逆变电源相连接。该变色窗能使变色层有效地控制进入玻璃窗内外界光的强弱,从而使变色窗能全天候地完成通风和透光功能;同时直交流逆变电源仅有稳压模块和逆变组件构成,其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电致变色玻璃的变色原理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化学组成,并带有结构和氧化还原特性。可通过离子、电子的注入和消除,调制薄膜在可见光区的特性或改变薄膜中载流子的浓度和等离子振荡频率,实现对红外反射特性的调制。电致变色玻璃是通过调节电压或电流来控制透光率的玻璃,它可以满足人们的环保、节能等多种需要,电致变色玻璃的透明与否可随人们的意愿而定,变色玻璃可以在透明与不透明之间相互转换(特别是可使玻璃在似磨砂玻璃与透明玻璃之间转换)。人们可以通过改变透光率的手段来达到改变光环境的目的。如今电致变色玻璃已广泛应用于高档办公室、商业、住宅、医院、火车、汽车、飞机等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荣科技(大连)有限公司,未经华荣科技(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0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
- 下一篇:广域加权伪距差分对定位误差的改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