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保鲜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4107.1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5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行平 |
主分类号: | A47G19/12 | 分类号: | A47G19/12;A47G19/26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保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保鲜或冷冻的双层保鲜碗。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天气炎热时,往往出于保鲜或者冷藏考虑,常用的做法是放在冰箱或冰柜中冷藏进行保鲜。也有些在酷暑难耐的时节,在饮料中放上一些冰块起到冰镇的作用。冰箱或冰柜可以长久保温,不切实际,即使可以冷藏,也耗电,冷冻后解冻的食物也会损失一定营养,并不能真正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通过冰块来冰镇,虽然简单,但是只是暂时性效果,并不能持久地保持原始的冷冻效果,同样不能真正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携带方便、保鲜效果持久且节能环保的双层保鲜碗。
一种双层保鲜碗,其包括敞口的碗体和盖设于所述碗体上的碗盖,所述碗体的碗壁为用于填充冷却介质的中空夹层壁。
进一步地,所述碗体的碗壁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面对外层的表面延伸有多个肋条。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肋条沿着碗的中轴线方向延伸,并抵靠于外层的内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肋条对称分布于所述内层面对外层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肋条延伸到内层的底部,多个肋条延伸到内层底部的部分同样抵靠在外层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和内层在敞口处密封合拢。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外层。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具有一个入口,所述入口通过一个可拆卸的塞子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碗盖的周边具有用于让碗体的敞口边沿嵌入的槽部。
上述双层保鲜碗中,通过在碗壁设置中空夹层,夹层内可填充冷却介质,从而方便随时用碗来冷藏、冷冻食物以保鲜,或者冰镇饮料等以保持口感。而且,冷却介质在夹层中,较不容易散失冷冻效果,能够将保鲜效果持久,或者冰镇时间持久,更长时间保持口感,无需用电或者其他能耗,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层保鲜碗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双层保鲜碗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双层保鲜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双层保鲜碗移除外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层保鲜碗10,其包括敞口的碗体12和盖设于碗体12上的碗盖13,碗体12的碗壁为用于填充冷却介质的中空夹层壁。
具体地,碗体12的基本外形采用传统形式,具体根据需要而作变更。碗体12的碗壁包括外层14和内层15,内层15可以是导热材料,例如,导热性金属或陶瓷,以便利于热量传递,迅速冷冻碗内;外层14可以是绝热材料,从而使得冷却介质与外界基本不与外界有热交换,或者不影响冷却介质的温度。当然外层14和内层15也可以采用相同材质,以方便成形。
如图3和4所示,内层15和外层14之间形成中空腔16,冷却介质即填充入其中。内层15面对外层14的表面延伸有多个肋条17。进一步地,多个肋条17沿着碗10的中轴线方向延伸,并抵靠于外层14的内表面,这样保证了内层15和外层14之间的中空腔16的空间,而不会因为挤压内层15导致中空腔16的空间限缩或者被压瘪。
如图4所示,多个肋条17对称分布于内层15面对外层14的表面150,图示为四个肋条17,分四个方向沿着内层15的表面150由上至下延伸。如图3所示,多个肋条17进一步延伸到内层15底部,多个肋条17延伸到内层15底部的部分同样抵靠在外层14的底部,即在多个肋条17同时支撑内层15的底部以及周边,形成稳定的中空腔16空间。
进一步地,外层14和内层15在敞口处密封合拢。内层15的厚度小于外层14,由于内层15较薄,使得食物的热量迅速传递至冷却介质。另外,外层14具有一个入口18,用于填入冷却介质或方便更换冷却介质,入口18并通过一个可拆卸的塞子19密封。此外,如图3所示,碗盖13的周边具有用于让碗体12的敞口边沿嵌入的槽部130,以便使得碗10内的食物封闭,便于贮藏、保温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行平,未经陈行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4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S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实现智能卡远程操作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