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话筒防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6075.0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3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于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奥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话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频设备的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使用话筒时避免话筒被喷到的话筒防喷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在室外举行大型的活动如晚会、集会、会议等通常要使用话筒采集音频信号。而在使用中使用者讲话时产生的气流会直接喷射至话筒上,甚至会将口水等带出落在话筒上;不仅气流会造成出现杂音或噪音,而且保持其卫生也非常麻烦,易造成交叉传染病。现有的防喷装置一般直接固定于话筒支架或机器壳体上,操作麻烦、不易拆卸,且为专用防喷罩,不适用与其他话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话筒防喷装置,操作简单、拆装方便,通用性好,适用多数的话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话筒防喷装置,包括:外罩与弹性夹套;所述的弹性夹套固定于外罩内侧;且所述的夹持机构套于话筒头部。
所述的外罩为半圆筒或U型筒。
所述的包括外罩包括的外框1、内衬网2与外层织物3;内衬网2与外层织物3重叠并嵌于外框1内构成外罩。
所述的弹性夹套包括内框4与弹性条5,内框4固定于外罩内侧,弹性条5绕于内框4上形成弹性套。
所述的弹性条5包括的一条或多条。
所述的内框4内侧固定有软垫6。
所述的内框4与所述外罩的外框1为一体的。
所述的内框4与所述外罩的外框1为分体的,内框4固定于外框1上。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话筒防喷装置,操作简单、拆装方便,通用性好,适用多数的话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话筒防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话筒防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话筒防喷装置,包括:外罩与弹性夹套;所述的弹性夹套固定于外罩内侧;且所述的夹持机构套于话筒头部。
所述的外罩为半圆筒或U型筒。当然也可以是整个的圆筒形或方筒形,只是这方案不美观或使用不便,均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所述的包括外罩包括的外框1、内衬网2与外层织物3;内衬网2与外层织物3重叠并嵌于外框1内构成外罩。外框1可以采用塑料框架;内衬网2可以采用金属或塑料的丝网;外层织物3可以采用丝绸,丝绢等光滑易清洗的织物材料。
所述的弹性夹套包括内框4与弹性条5,内框4固定于外罩内侧,弹性条5绕于内框4上形成弹性套。弹性条5可以采用橡皮筋。本例中所述的弹性条5包括的两条,分别套于内框4的里侧与外侧,因整体是半圆筒形,里侧尺寸小于外侧的尺寸,所以弹性条5一条是长的,一条是短的;当然也可弹性条5只有一条,从里侧开始套到外侧,还可以是弹性条5只有多条,比如四条,分别两两套于内框4的里侧与外侧的四个棱边。
另外,为了保护话筒头部,所述的内框4内侧固定有软垫6,设于有可能接触到话筒头部的部位。
另外,本例中,所述的内框4与所述外罩的外框1为一体的,同时注塑成型。当然可以是所述的内框4与所述外罩的外框1为分体的,内框4固定于外框1上。均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使用时,只需从上到下,套入话筒头部(音头)即可。而且使用范围广,适用多数的话筒,通用性较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奥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奥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60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动散热横梁
- 下一篇:用于胶轮低地板智能轨道列车的轨迹跟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