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锅头节能火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0515.3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7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彭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素英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82;F24B1/191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振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45109 | 代理人: | 吴安仪 |
地址: | 5375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锅头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火灶,特别是一种双锅头节能火灶。
背景技术
现有火灶多是砖砌,或用铝合金材料制做,多是单头锅或一锅一镬头,而且多是小型灶,适于百人以下单位或家庭使用。结构复杂,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高,尤其用于千人以上使用的双锅灶尚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锅头灶的烟囱口装有热水器,热水器的蒸汽煮饭煮菜,灶体内有水夹层利用余热加热热水,能充分利用热量,节能降耗,省时省工,快速做饭,可用于千人以上单位做饭做菜,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使用方便的一种双锅头节能火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双锅头节能火灶,其特征在于第一锅圈、第二锅圈安装在灶体里,灶体上有热水器、热水器有蒸汽管连接蒸饭柜,第一锅圈、第二锅圈外是烟道,烟道顶面是回火圈,回火圈有烟口连通烟囱,灶体的烟囱口装热水器,灶体外壳至第一锅圈、第二锅圈之间有第一水夹层,火圈的内火圈至外火圈之间有第二水夹层。
热水器内外胆之间有第三水夹层,热水器的内胆有火管,热水器底座内胆口装入灶体的烟囱口,热水器顶面是烟囱,第一锅圈、第二锅圈的烟口通入热水器的内胆。
第一锅圈、第二锅圈的直径为12厘米以上。
火圈有柴草过道,柴草过道外口对着灶门,内口对着灶膛,灶膛中间是炉桥。
火圈内面是灶膛,外面是烟道,火圈通过连接管与第一水夹层连通,火圈比灶膛面高出1厘米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灶体里有第一锅圈、第二锅圈,锅圈顶装炊具,灶体内有水夹层,灶体的烟囱口装有热水器,热水器的蒸汽蒸饭,用大容量的锅具,用于千人以上的单位使用,节能降耗,省时,快速、干净卫生,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构成是这样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锅头节能火灶装配半剖视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锅头节能火灶按图1中A-A剖视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锅头节能火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锅头节能火灶的热水器主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锅头节能火灶的火圈剖视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双锅头节能火灶的火圈俯视图。
图1~图6中,蒸饭柜(1)、蒸汽管(2)、灶体(3)、灶门(4)、第一锅圈(5)、指示表(6)、水位计(7)、烟囱(8)、热水器(9)、第一水夹层(10)、烟囱口(11)、烟口(12)、连接管(13)、外火圈(14)、第二水夹层(15)、内火圈(16)、灶膛(17)、火圈(18)、烟道(19)、回火圈(20)、右侧面(21)、支脚(22)、左侧面(23)、炉桥(24)、柴草过道(25)、火管(26)、第三水夹层(27)、排水龙头(28)、第二锅圈(2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是这样的,参照附图,灶体用铝合金做成,有前后左右板、底板、面板、支脚。灶体(3)侧边有蒸饭柜(1),灶体(3)前面有灶门(4),灶门(4)可视使用单位情况把灶门(4)向外伸出安装在厨房外墙外,烧火在厨房外操作,这样厨房煮饭煮菜就避免有柴灰进入饭菜里。也可在厨房内安装灶门(4)。灶体(3)的第一锅圈(5)、第二锅圈(29)之间有烟囱口(11)安装热水器(9),热水器(9)的内胆口罩在灶体(3)的烟囱口(11)。热水器(9)有内外胆,内外胆之间有第三水夹层(27),内胆有火管(26),火管(26)在内胆均布按一层一层排列安装,火管(26)连通第三水夹层(27)。热水器(9)顶面安装烟囱(8),热水器(9)有蒸汽管(2)连通蒸饭柜(1), 蒸饭柜(1)有一层一层蒸托可蒸饭、蒸包子、馒头,也可蒸菜。灶体(3)内壁至第一锅圈(5)、第二锅圈(29)之间有第一水夹层(10),第一锅圈(5)、第二锅圈(29)有烟口(12)相通,烟口(12)通入热水器(9)的内胆内腔,至与烟囱(8)相通。第一锅圈(5)、第二锅圈(29)顶口安装锅具,其外径在12厘米以上。第一锅圈(5)、第二锅圈(29)是直筒身和/或斜面成喇叭口的形状均可。第一锅圈(5)、第二锅圈(29)的中间安装炉桥(24),炉桥(24)底是排灰渣出口。炉桥(24)顶面和外面是灶膛(17),灶膛(17)外是火圈(18),火圈(18)的外火圈(14)至第一锅圈(5)、第二锅圈(29)之间是烟道(19),烟道(19)上方是回火圈(20),火圈(18)有外火圈(14)、内火圈(16),外火圈(14)、内火圈(16)之间是第二水夹层(15),火圈(18)内腔是灶膛(17),火圈(18)前面开有柴草过道(25),柴草过道(25)对着灶门(4)。柴草过道(25)内口对着灶膛(17)。火圈(18)是直筒形或锥形,火圈(18)台高在1厘米以上,柴草由灶门(4)入经火圈(18)的柴草过道(25)进到灶膛(17),柴草在火圈(18)内的灶膛(17)燃烧直接对锅具加热做饭,其余热经烟道(19)、回火圈(20)至从烟口(12)排出,并对热水器(9)加热,热水器(9)的火管(26)被加热,并对第三水夹层(27)里的水加热,热水器(9)的蒸汽则通过蒸汽管(2)进入蒸饭柜(1)蒸炊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素英,未经彭素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05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有机质炉灶
- 下一篇:压力容器焊缝横向裂纹TOFD检测扫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