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段猛火节能环保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0447.0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8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富;吕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康市博一炉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64;F23D14/46;F23D1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段猛火 节能 环保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用厨房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双段猛火节能环保燃烧器。
背景技术:
传统商用厨房设备的猛火燃烧器都为后混式燃烧,燃气流速慢,混合时间短(基本上无混合),在热空气的推动下,许多燃气在未燃烧情况下就被扩散到炉膛外,排到了室内,烟气排放量严重超标,既浪费燃气,又人为破坏了厨房的工作环境。传统商用厨房设备的猛火燃烧器的结构造成燃气燃烧不充分,能量资源严重浪费,热效率大大降低,往往需要很大的热负荷才能满足炒菜的需求。同时传统商用厨房设备的猛火燃烧器为组装结构,零部件之间存在间隙,容易造成燃气泄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是组装结构,容易造成结构倾斜和偏移,导致火焰偏窜跳动(出现“佛手”火型)。传统商用厨房设备的猛火燃烧器的结构的内部压力小,火焰容易在燃烧器的内部燃烧(造成回火),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燃气燃烧充分、热效率高,并能避免燃气泄露、火焰偏窜跳动、回火等不良现象,消除安全隐患的双段猛火节能环保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段猛火节能环保燃烧器,包括一次性铸造成型的气腔底座和自然风引射式预混烧嘴,所述气腔底座的内圈成型有大火燃烧导流口和大火燃烧后混腔,所述大火燃烧导流口位于大火燃烧后混腔的顶端,所述自然风引射式预混烧嘴安装在大火燃烧后混腔的底端,所述气腔底座的外圈成型有小火混合腔,所述小火混合腔的顶端设置有小火燃烧盘,所述小火混合腔的外侧成型有与其连通的小火进风管,所述小火进风管的里端形成小火预混腔,所述小火进风管的外端设置有小火燃气喷嘴和小火预混吸风机构,所述小火预混吸风机构的外圈安装有小火空气调节机构。
所述自然风引射式预混烧嘴从下到上依次为大火燃气喷嘴、大火初级引风孔、大火次级引风孔、大火初级预混腔和大火燃烧盘。
所述气腔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器安装吊火安装高接口、燃烧器安装吊火安装矮接口和大火空气调节机构。
所述小火燃烧盘上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带旋转角度和倾斜角度的小火喷火孔。
所述小火燃气喷嘴的外端设置有小火燃气进气口,所述小火燃气喷嘴的里端与所述小火预混吸风机构连通,所述小火预混吸风机构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具有引风功能的小火引风孔。
所述小火进风管的上端设置有苗火安装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方面采用“引射式”多紊流经多次预混“螺旋”燃烧,燃气流速快,混合时间长,燃气燃烧充分,热效率高。另一方面因为预混完全,混气见火就着,烟气排放量大大低于国家标准,既节省了燃气,又保护了环境。再一方面大火、小火燃气混合管道、预混腔、混合腔和后混腔采用整体铸造结构,有效杜绝了燃气在安装、组装过程中所产生的人为安装泄漏以及使用中出现的火焰偏窜跳动、回火等不良现象,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双段猛火节能环保燃烧器的总装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段猛火节能环保燃烧器,包括一次性铸造成型的“环柱”形气腔底座1和自然风引射式预混烧嘴2。“环柱”形气腔底座1的内圈成型有大火燃烧导流口3和大火燃烧后混腔4,大火燃烧导流口3位于大火燃烧后混腔4的顶端,自然风引射式预混烧嘴2安装在大火燃烧后混腔4的底端。“环柱”形气腔底座1的外圈成型有小火混合腔5,小火混合腔5的顶端设置有小火燃烧盘6,小火混合腔5的右侧成型有与其连通的小火进风管7,小火进风管7的里端形成小火预混腔8,小火进风管7的外端设置有小火燃气喷嘴9和小火预混吸风机构10,小火预混吸风机构10的外圈安装有小火空气调节机构11。
自然风引射式预混烧嘴2从下到上依次为大火燃气喷嘴12、大火初级引风孔13、大火次级引风孔14、大火初级预混腔15和大火燃烧盘16。“环柱”形气腔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器安装吊火安装高接口17、燃烧器安装吊火安装矮接口18和大火空气调节机构19。
小火燃烧盘6上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带旋转角度和倾斜角度的小火喷火孔20。小火燃气喷嘴9的外端设置有小火燃气进气口21,小火燃气喷嘴9的里端与小火预混吸风机构10连通,小火预混吸风机构10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具有引风功能的小火引风孔22。
小火进风管7的上端设置有苗火安装机构23,通过该安装机构可以使燃烧器增加苗火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康市博一炉具有限公司,未经永康市博一炉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04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