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护眼睛的光纤插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9805.6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3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范俊;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共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G02B6/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眼睛 光纤 插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光纤口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保护眼睛的光纤插口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光网建设的飞速发展,市场上对光通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光通设备都使用光模块接口,光通设备中安装的激光器会造成人的眼睛不同的伤害。
请参见图1所示,对于传统带尾纤的光通产品,法兰盘11沿轴向设置有光纤插口(未示出),法兰盘11必须通过金属支架12与PCB板13固定,光纤插口和设备的面板14形成90°的装配方式。操作者在接入光纤15时,光纤15与面板14成90°沿法兰盘11轴向插入光纤插口中,可能会造成光束直射引起眼睛的伤害而且长时间暴露在激光尤其是绿色激光下,尤其是当激光指示器的功率超过5毫瓦时,只需短短几秒钟就可能对人眼视力造成功能性损伤。
考虑到这种安全隐患,需要提供一种保护眼睛的光纤插口结构,使用户避免了光束直射的伤害,有效地保护操作者的眼睛,提高产品的安全等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保护眼睛的光纤插口结构,该保护眼睛的光纤插口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简洁,稳定可靠,使用户避免了光束直射的伤害,有效地保护了操作者的眼睛,提高了产品的安全等级,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眼睛的光纤插口结构,包括面板和法兰盘,其特点是,所述法兰盘设置有光纤插口,所述法兰盘安装在所述面板中,所述光纤插口与所述面板倾斜设置。
较佳地,所述的保护眼睛的光纤插口结构还包括法兰盘支架,所述法兰盘支架安装在所述面板中,所述法兰盘安装在所述法兰盘支架中。
更佳地,所述法兰盘支架是塑料支架。
更佳地,所述法兰盘支架具有插孔,所述插孔相对于所述面板倾斜设置,所述法兰盘安装在所述插孔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法兰盘具有弹片,所述法兰盘通过所述弹片抵靠在所述插孔中。
更佳地,所述法兰盘支架卡设在所述面板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法兰盘支架具有弹性卡钩,所述法兰盘支架通过所述弹性卡钩勾设在所述面板上。
较佳地,所述光纤插口与所述面板成45°角设置。
较佳地,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法兰盘安装在所述插孔中。
较佳地,所述光纤插口沿轴向设置在所述法兰盘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眼睛的光纤插口结构包括面板和法兰盘,所述法兰盘设置有光纤插口,所述法兰盘安装在所述面板中,所述光纤插口与所述面板倾斜设置,从而光纤倾斜插入,设计巧妙,结构简洁,稳定可靠,使用户避免了光束直射的伤害,有效地保护了操作者的眼睛,提高了产品的安全等级,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眼睛的光纤插口结构还包括法兰盘支架,所述法兰盘支架安装在所述面板中,所述法兰盘安装在所述法兰盘支架中,避免因面板为金属面板时加工困难的问题,设计巧妙,结构简洁,稳定可靠,使用户避免了光束直射的伤害,有效地保护了操作者的眼睛,提高了产品的安全等级,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3、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眼睛的光纤插口结构的所述法兰盘支架卡设在所述面板中,从而安装简便,避免因面板为金属面板时加工困难的问题,设计巧妙,结构简洁,稳定可靠,使用户避免了光束直射的伤害,有效地保护了操作者的眼睛,提高了产品的安全等级,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光纤插口与面板90°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眼睛的光纤插口结构包括面板1和法兰盘2,所述法兰盘2设置有光纤插口(未示出),所述法兰盘2安装在所述面板1中,所述光纤插口与所述面板1倾斜设置。
为了安装简便,请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保护眼睛的光纤 插口结构还包括法兰盘支架3,所述法兰盘支架3安装在所述面板1中,所述法兰盘2安装在所述法兰盘支架3中。
所述法兰盘支架3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支架,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法兰盘支架3是塑料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共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共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9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