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活塞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7956.4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3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轩 |
主分类号: | F02F5/00 | 分类号: | F02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活塞环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活塞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活塞环。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活塞环及活塞的组合应用,在当今内燃机和空气压缩机中应用广泛,社会拥有量极大,在可预见的将来依旧是内燃机的主要结构形式,因此进一步提高活塞环的密封性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为此西方发达国家在活塞环的材料和工艺方面还在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投入,在提高活塞环的耐磨性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现在的设计思路只能延长活塞环的使用寿命,无法彻底解决活塞环的漏气问题,因为活塞环在工作过程中磨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论活塞环的材料和工艺如何改进,环的对口间隙始终在逐渐增大,所以必须从环的结构上寻找突破。目前使用的活塞环是用来密封活塞与气缸之间的缝隙,从而使气缸保持密封,防止气缸中的高温、高压气体泄漏;但活塞环本身有一对接口,并且活塞环被装入活塞后,随着活塞一起在气缸中往复运动,会造成活塞环的磨损,使得活塞环的密封性降低,造成漏油、漏气的现象出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活塞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活塞环,其要点是它包括外环和内环;所述外环的周边纵截面呈直角状;所述内环的周边纵截面与外环的周边纵截面的内直角相应紧密贴合;所述外环和内环的开口相互错开180度套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由于内环套装在外环内,并且外环和内环的开口相互错开180度套装,使得外环和内环紧密贴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外环2、内环
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外环1和内环2;所述外环1的周边纵截面呈直角状;所述内环2的周边纵截面与外环的周边纵截面的内直角相应紧密贴合;所述外环1和内环2的开口相互错开180度套装。
本实用新型的外环和内环组成一个字母环,装配时,外环的开口与内环的开口错开180度。工作过程(自然吸气发动机)可分为两种状态,即气缸内分别为正压(压缩、做功和排气)和负压(吸气);增压发动机无负压状态;当缸内为正压时,压力将活塞环压向活塞环槽的下表面和汽缸壁形成机械密封,在外环的开口处由于内环的存在,并由自身的弹力从而形成封口;在内环的开口处由于外环的存在从而形成封口。当缸内为负压时,由于外环和内环的组合状态,决定了气体将由曲轴箱经外环和内环的曲线缝隙进入气缸的趋势,但由于两环的自然弹力以及由于外环的不对称性而产生的热变形,从而使外环和内环紧密贴合在一起,无法在活塞环的轴向上产生位移,达到密封作用,同时也消除了活塞环向气缸内泵油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密封效果不会随活塞环及缸套的磨损而改变,适合用于第二、三道气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轩,未经张明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79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冷压缩机用吸气消音器
- 下一篇:一种低排放二冲程汽油机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