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母钻孔或攻丝的自动夹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4530.0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1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军;陈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市7412工厂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4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钻孔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钻孔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螺母钻孔或攻丝的自动夹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螺母钻孔时,螺母的固定通常采用手动方式,操作人员先将手摇用台钳将螺丝固定在工作台面上,之后方可启动电机,让钻头对螺母进行打孔攻丝。该方式不仅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而且生产效率也非常低,所以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设计巧妙、操作方便、能自动夹紧和松开的螺母钻孔或攻丝的自动夹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螺母钻孔或攻丝的自动夹固装置,包括有用于固定螺母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设置有夹槽和可横向伸缩的夹板,所述夹槽位于能上下升降的钻头或丝锥的正下方,所述夹板能在气缸的作用下将置于夹槽中的螺母夹住或松开,在所述丝锥的侧面设置有能控制气缸工作的上下感应器,所述上下感应器通过线路与电器程控系统相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夹板前端的形状为半圆形或V字形的凹槽。
再改进,所述夹板与气缸的连接杆相连接。
再改进,在所述夹板上方的工作台上设置有防止灰尘进入的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巧妙地将感应器、程控系统、以及气缸结合在一起使用,感应器能对钻头或丝锥的高度作出感应,并将信息传递到程控系统,程控系统进行接收分析后,启动气缸相应的工作状态,实现自动固定、自动松开打孔攻丝螺母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I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II部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6所示,本螺母钻孔或攻丝的自动夹固装置,包括有用于固定螺母的工作台6,工作台6固定在下方的平台3上,该平台3与侧面的支柱2相连接,而支柱2竖直固定在下方的底座1上。工作台6设置有夹槽61和可横向伸缩的夹板62,夹槽61位于能上下升降的钻头或丝锥5的正下方,夹板62能在气缸8的作用下将置于夹槽61中的螺母夹住或松开,在钻头或丝锥5的侧面设置有能控制气缸8工作的上下感应器4,上下感应器4通过线路与电器程控系统相连接。
上述夹板62前端的形状为半圆形或V字形的凹槽,夹板62与气缸8的连接杆相连接,在夹板62上方的工作台6上设置有防止灰尘进入的盖板63。
工作原理:将螺母置于夹槽61的前端用手扶住,调整钻头或丝锥5,使其对准螺母顶部,旋转手轮7使钻头或丝锥5向下移动,此时,通过上下感应器4,程控系统使气缸8开始工作,气缸8推动夹板62向夹槽61的前端运动,夹紧螺母后,手可移开,电机启动,钻头或丝锥5可自动进行打孔或攻丝;打孔或攻丝后,旋转手轮7,钻头或丝锥5向上移开螺母,感应器再次发生感应,程控系统使气缸8向夹槽61的后端方向拉动夹板62,螺母可移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市7412工厂,未经舟山市7412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4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